郭智輝問讓什麼 傳產關注電價匯率
4000億美元有譜?

美國對台實施對等關稅從32%降到20%,8月7日上路,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南下高雄與傳產業者座談,他強調,「20%還可以繼續談」,並直球問:「你們願意讓什麼?」假設必須加碼對美投資4000億美元,是希望政府去投資,或由民間籌措?業者則疾呼,電費別漲,並關切匯率穩定問題。
昨與會者包括精密機械、機車零組件、金屬加工、塑橡膠等產業代表,共同研商面對台美關稅變局及匯率升值的因應之道。
郭智輝說,雖然美國答應台灣可以繼續談,但一定是要有條件,不可能沒有。他指出,日本、韓國繼續談的結果,關稅從25%談到15%,但美牛、美豬、美國米全面開放,連美國汽車都是零關稅,「日韓答應的條件,我們可以同意嗎?所有農產品、美國汽車、美國的藥、工業產品都開放嗎?」
郭智輝指出,日、韓加碼投資美國,但都還沒有具體說要投資什麼,台灣是第3個談的,假設是4000億美元,業者希望政府去投資或民間籌措4000億美元去美國嗎?他希望與產業界直接溝通,強化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而政府將透過與美國溝通、金融支持、技術升級及強化國際通路等4大面向,協助產業應對挑戰。
對於匯率升值挑戰,郭智輝強調,政府已啟動多元協助措施,包括輔導企業善用匯率避險工具、推動拓展新南向及其他國際市場,降低依賴單一市場。
台灣鑄造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林山指出,傳產業者因為大環境變化、關稅、匯率問題,生意受影響。業者另擔心電力不夠,所以希望電費別漲,否則會加重成本;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表示,「我們比大陸關稅還低,如果杜絕洗產地問題,美國也許會重新考量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