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掀無薪假 勞工補貼加碼
勞團認為幫助有限

美國對台灣關稅20%,截至7月底為止,共190家、3441人實施無薪假(減班休息),其中稱因為美國關稅而實施有66家、1735人,為了減緩對勞工衝擊,勞動部昨表示,將擴大針對減班休息勞工實施的僱用安定措施,包含薪資差額補貼增至70%、擴大適用行業別,以及開放勞工能同時請領「充電再出發」計畫的參訓津貼,但勞團認為幫助有限,賴政府應負起責任,盡速與勞資雙方溝通可能衝擊程度並改進因應措施。
勞動部統計,截至7月底為止,稱因為美國關稅實施則有66家、1735人,較上期淨增加10家、318人。勞動部長洪申翰昨表示,因應台灣暫時性關稅20%,僱用安定措施給予減班休息勞工薪資差額補貼,將從原本50%提高至70%,也將擴大適用行業別,從橡膠業、機械業及部分運輸零組件業,擴及至受關稅影響、受到匯率變動影響行業。此外,現在薪資差額補貼及「充電再出發」計畫的參訓津貼僅能2選1,未來將修改規範,讓勞工能同時請領。
至於上述措施何時實施,他說,勞動部會盡快召開僱用安定措施諮詢會議,並完成後續法制作業。
台灣勞工因應關稅衝擊行動聯盟研究員陳柏謙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不像新冠肺炎疫情或金融海嘯,難以預測衝擊時長,若有雇主撐不下去,最快的方法恐怕是關廠、轉移資金,小型企業就歇業、惡性倒閉,勞工在公司關門的情況下,又能請領多久補貼?此時就算提高補貼額度,想必效果很低。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也表示,若政府有提供企業補貼、協助升級轉型措施因應衝擊,應也讓勞工知道,否則可能企業一邊領補貼,卻一邊實施減班休息,甚至減薪、裁員、關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