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包裹詐騙14.5億 貨運成漏洞

網購詐騙與幽靈包裹氾濫,去年民眾相關財損逾14.5億元,雖政府祭阻詐策略,貨運端仍有漏洞,審計部點名,交通部應督請轄管貨運業者,對常遭退貨詐騙包裹的託運人,汰除不良業者、提高手續費並建黑名單等,避免詐騙包裹流通。公路局表示,將蒐集意見研議相關機制。
據統計,去年假網拍購物詐欺發生1.7萬件,財損逾14.4億元,警方受理後偵查,常因證據不足或未符詐欺要件不起訴;假借郵件包裹招領詐欺案有370件,財損逾511萬元,因蒐集證據及跨境追查難,警方會轉知民眾退款退貨,因無實際損失非屬刑案,檢警無法啟動偵查。
打詐儀錶板5日有民眾通報,收到簡訊稱有貨到付款包裹送到超商,以為網購忘記取貨,領貨付1099元,打開竟是咖啡包、攪拌棒等他根本不會買的物品,才驚覺是常見詐騙,可惡的是,這種詐騙透過真實物流及超商,只能報警處理。
消保處曾建議汰除退貨率高的不良託運業者,請公路局研議將貨運業者處理境外消費爭議成效及配合度,列為績效考評。審計部指出,交通部未督導公路局追蹤轄管貨運業者對常遭退貨詐騙包裹的託運人,建立黑名單、提高手續費等,也未就高風險寄件人有主動預防措施。
公路局回應,轄管業者中,新竹物流、統一速達、台灣宅配通、台灣順豐、嘉里大榮有境外包裹代收貨款服務,已要求建立境外爭議包裹退貨退款機制,民眾收包裹7天內向業者反映可無條件退貨退款,另針對停止託運常遭退貨的爭議託運人或提高手續費等,因涉及運送方與託運方契約,將蒐集業者意見研議建立相關機制,提升防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