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普會 川普賭上名聲 普丁未談先贏
是否停火 歷史都將記上一筆 普丁踏上美國就能宣揚走出外交孤立 取得象徵性勝利

「雙普會」終於要登場,烏克蘭戰爭也走到了緊要關頭。美國總統川普將親自出馬,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見面,烏克蘭問題可望獲得突破,但如果談判無成,川普將會自損「斡旋者」的名聲;相較之下,普丁只要能踏上美國國土,便可宣揚已走出外交孤立。
川普一向鍾情於雙邊峰會形式,因為他認為,外交的核心就是兩國領導人面對面會談,並達成歷史性協議。而與普丁達成俄烏停火,正是川普夢寐以求的外交勝利。今年5月川普就曾誇稱,俄烏衝突不會有結果,除非他與普丁能會面,並親自達成協議。
現在川普的機會來了,但對其自詡的「交易技巧」,這可能是一大考驗。此次「雙普會」,對川普帶有外交及政治風險。川普常形容俄烏衝突是「拜登的戰爭」,然而一旦與普丁坐上談判桌,這也會變成他的戰爭,成或敗都會讓川普在歷史記上一筆。
數個月來,川普先是脅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其後又拉攏普丁,試圖達成協議,但皆以失敗告終。近來,川普的耐心似乎已耗盡,因而向普丁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在8月8日前與烏克蘭達成協議,否則美國將對購買俄國石油的國家祭出更多「二級制裁」,除了已加徵關稅的印度外,也可能包括中國。
那麼,普丁為何願意談判?對俄羅斯而言,美方制裁對俄經濟造成巨大壓力,與川普的會晤可能是為了突破制裁圍堵。俄方亦可能希望透過對話,避免川普對其貿易夥伴實施「二級制裁」。
另外,川普曾毫不掩飾對普丁有好感,普丁也可能認為,有機會說服川普接受其對烏戰的論述。《紐約時報》援引分析人士說,對普丁來說,最重要的是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北約國家不會在烏境駐軍這些鐵定的保證,再加上一系列對烏克蘭本身的政治要求,而未必是在戰場上征服一定面積的領土。
普丁自2015年來就未曾訪美。他因涉及戰爭罪而面臨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限縮了美俄峰會地點的選擇。美國並不承認ICC逮捕令,但普丁此刻前往美國本土仍有其政治難度,川普敲定與他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算是一種折衷安排,對川普來說將是主場,而普丁能藉此機會訪美,便是一種象徵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