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張薷、鄭郁蓁/台北報導

關稅衝擊 醫籲強化本土學名藥

image
美國總統川普將公布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最終將提高至250%,恐衝擊全球製藥業。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昨建議,此刻應加強發展本土學名藥產業,降低對原廠藥的依賴。(黃世麒攝)

 美國先前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為20%,並在7日正式實施,但政院經貿辦8日證實,是原有稅率疊加,並稱4月早點說明過,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直言,經濟部8月釋出的影響報告中,對疊加關稅「選擇性失明」,比較各國關稅數據時未註明是否疊加,混淆視聽,還對國人「見笑轉生氣」。面對關稅衝擊,醫界指台灣有條件投入學名藥與生物相似藥發展,政府應採取更積極作為。

 許宇甄指出,經濟部8月1日釋出的「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對我國產業影響研析」報告,竟在關鍵處「選擇性失明」,該報告未註明歐盟、日本的15%關稅是不用疊加的數字,也未說明台灣的20%關稅還需要疊加基礎關稅,就把2種完全不同的計算方式硬湊在同一份報告裡混淆視聽。

 許批評,經濟部自己都沒搞清楚疊加的問題,賴政府、民進黨卻還厚顏無恥的質疑外界批評。更荒謬的是,一些領政府高額補助的單位,也跟著出來幫忙洗地,如今賴政府因對美談判談崩被戳破,卻上演「見笑轉生氣」,把氣撒在監督者和國人身上。

 美國總統川普將公布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最終將提高至250%,恐嚴重衝擊全球製藥業。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昨日表示,台灣受限於市場小、不利於談判,但目前尚看不出正面或者負面影響,可能受惠於原廠藥降價,但也可能漲價或者缺藥;此刻應加強發展本土學名藥產業,降低對原廠藥的依賴。

 余忠仁表示,目前許多原廠新藥價格偏高,美國透過關稅施壓降價,對台灣而言,如藥品購買成本降低,有助於減輕健保壓力。不過,跨國藥廠究竟會全球同步調降,還是提高價格、在其他國家市場彌補利潤,將取決於整體營運考量,而台灣市場規模小,在藥價談判上相對弱勢。

 余忠仁認為,美國近年積極推廣學名藥使用,降低醫療成本與藥價波動,全球市場預期將更加傾向學名藥發展,例如中國大陸已經快速布局。隨著生物製劑時代來臨,台灣具備生產技術與基礎,是有條件投入學名藥與生物相似藥發展,建議政府採取更積極的政策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