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綠委的時代風格
我見我思

民進黨與軍方沒有特別淵源,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以前是冷衙門,加諸專業的門檻很高不好表現,也不容易在媒體曝光,成為綠委最不想分配到的委員會。直到近年兩岸軍事情勢嚴峻,被打入冷宮的國防委員會才受到矚目。
其實,立委選一條別人不願走的路,選一條偏僻的路,更容易出頭。陳水扁當年就是在國防委員會,靠著炮轟軍中弊案累積政治資本的。
早年的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勢力大,提名就等於當選,選上的,被稱做軍系立委,自然進國防委員會護航國防預算;陳水扁則是一夫當關,審查國防預算時常使用議事技術杯葛,讓軍系立委恨得牙癢癢的。當時還有黃煌雄,走專業路線,推出台灣第一本《國防白皮書》。
除了陳水扁、黃煌雄外,康寧祥、葉菊蘭、謝長廷、林濁水、蔡同榮、蔡明憲等,許多民進黨內大咖都是國防委員會常客。在國民黨獨大時代,沒有幾分膽識,還不敢進來呢。同樣地,國民黨也有丁守中、林郁方等,具戰略與國防專業的學者出頭,不單只是靠軍系立委護航。
等到民進黨執政,角色轉換,換民進黨要支持國防預算,不能再打臉軍隊了。此時,則培養出李文忠與蔡煌瑯等人。李文忠不是學戰略的,但他有心,和一群年輕戰略朋友和助理組成讀書會,副總統蕭美琴也是成員,設定議題邀請軍方官員來討論,日久亦闖出了名號。蔡總統時代,則有羅致政、蔡適應、林昶佐與王定宇等人,現在只剩王定宇留在國防委員會。
在美國,如果不夠資深,根本進不了參眾兩院的國防或情報委員會,台灣也應該仿照。民進黨曾有當過外交部長與國安會祕書長的陳唐山進國防委員會,這屆則由不分區排名第二的沈伯洋加入,這個會期還做了召委。
沈伯洋雖然風頭健,是搞認知戰的高手,也辦過黑熊學院,但軍事卻外行;前國防部長邱國正曾在立法院「修理」黑熊學院,並稱國軍是有陸海空軍的,如果從戰鬥觀念來看,建軍備戰不會建「游擊隊」。
如果說,民進黨每個時期加入國防委員會的立委,都代表那個時期的風貌,那沈伯洋煽動的風格,恐怕連一些民進黨人都覺得困惑吧。陳水扁任立委時代,民進黨在野,能引領風騷,才是真本事。沈伯洋一路搭的是執政列車,還看不出能耐。
話說回來,明年度國防支出將占GDP的3%以上,可能是民選總統之後數字最高的一次;在野黨應紮重兵在國防委員會,要以2028年準備執政的心態,監督審查國防預算,引導建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