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林縉明/台北報導

學習歷程造假頻傳 教團籲廢除

image
大學申請入學屢爆出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內容不實,教育部強調,各大學在招生過程,若發現資料有假借、冒用、偽變造、考試舞弊等,查證屬實將取消取資格。圖為2025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申請入學有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填寫不實,被取消錄取資格,有大學直言,要查核內容真偽有困難,教育部應該要協助資料查核,不該把責任丟給學校。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表示,學習歷程頻爆出造假,教育部應該要審慎評估思考,學習歷程是否不納入計分。

 大學申請入學屢爆出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內容不實,有校方人員透露,學生送來的資料只能客觀看結構性資料,例如成績、得獎紀錄等,要落實審查有難度,尤其是大學端給老師審查資料時間短,可能只有3到5天,除非有人檢舉,否則很難確實審核資料。

 校方建議,學生資料真實性需要高中端、教育部幫忙,若無法確認真實性,建議不予計分,僅列參考資料;若要維持計分,則須做到資料查核,不該把責任丟給學校。

 林蕙蓉表示,學習歷程對城鄉差距影響大,變成軍備競賽,對偏鄉學生不公平,面對備審資料頻繁爆出造假,教育部應該要審慎思考,是否廢除學習歷程或僅供參考資料不列入計分,否則學生為了獲取分數,美化或誇大學習歷程,卻只能靠檢舉才能發現問題,有違錄取資格公平性。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學習歷程推動是要讓學校了解學生學習過程表現,希望真實呈現學習過程,一旦變成裝備競賽,有些人為求好心切,會用盡各種手段處理,喪失原本立意,主管機關或學校要加強宣導,要回歸比例原則,且明確說明處置原則,避免造成爭議。

 教育部表示,審查資料疑義影響層面,涉及高中教學輔導、大學審查及招生行政程序面等,將邀集高中、大學、考招單位討論,蒐集建議、精進制度。

 教育部強調,學習歷程是學生記錄學習表現、探索生涯,不是只作為升學用途,各大學在招生過程,若發現資料有假借、冒用、偽變造、考試舞弊等,查證屬實將取消取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