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高架橋裂開 北市府:非損壞

連結台北市南北向交通的新生高架橋於1982年興建完成,為重要的市區快速道路系統之一,有民眾近日拍下影片,跨越基隆河段的新生高架橋底出現2處明顯裂縫,急向市府通報並呼籲大眾避開。台北市新工處17日回應,疑似裂縫分別為銜接處設置的伸縮縫及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並非損壞跡象。
民眾日前在社群媒體Threads發文並上傳影片,從下而上的拍攝視角當中,可見新生高架橋底明顯有2條滿長的裂縫,粗細不一但相近不遠,嚇得敢緊通報市府,並且呼籲有開車或搭車的民眾多加注意,避開該路段。
新工處昨日表示,網路流傳新生高架橋跨基隆河段有出現裂縫,經檢視該橋段的橋梁上部結構是採用懸臂工法施作,主跨的中間段是2個懸臂端以鉸接的方式銜接,銜接處設置伸縮縫,為當時興建橋梁常見設計,並非損壞跡象;伸縮縫也稱為溫度縫,是一種在建築物中預留的構造縫,將建築物或構件獨立,使建物可以水平伸縮適應溫度變化,以防止因熱脹冷縮互相牴觸,產生裂縫。
新工處說,另外伸縮縫旁出現的裂縫,經橋檢公司於15日到現場檢視後確認,為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僅為施工接縫並非裂縫,所以也沒有結構安全問題,請市民朋友安心。
新工處強調,該橋段自2021年起就有設置監測系統,以持續24小時即時記錄橋梁受力與變形狀況。依照監測結果,監測數據長期呈現穩定狀態,沒有發現異常變化,顯示橋梁結構安全無虞,將持續關注北市橋梁結構及安全狀況,以提供安全、穩定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