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赤字加劇蔓延
社會觀察

大罷免大失敗後,日媒對賴總統毫不留情地尖銳批評。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林泉忠撰文指出〈信任赤字?當賴清德失去日本輿論支持的時候〉;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進一步表示,從保守派的《讀賣新聞》到自由派的《朝日新聞》,都對台灣的罷免表達不樂見的態度。這些日本重量級偏右媒體過去普遍被視為對民進黨友好,如今卻紛紛展開負面評價。
另一個場景是,美國對台關稅疊加稅率引發各界議論,政府強調仍在談判。但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有4成7受訪者不滿賴政府保密過度;再加上救災不力、內閣官員失言、綠委性平風波,重傷民進黨的社會形象與價值。事實上,台灣的信任危機正四處蔓延,詐騙橫行、政黨認同分裂、經濟前景不明,大家對未來有濃濃的不確定憂慮,信任赤字正加劇蔓延。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賈米爾‧薩奇寫下《善意與信任: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一書,強調當我們不再相信人性,世界會變成冷漠、自私、甚至可怕。1972年有一半的美國人相信「大多數人值得信任」,而到了2018年,卻只剩下1/3。這正是「憤世嫉俗」的蔓延,大家只好更保護自己,讓自己更孤立更防衛。這不僅侵蝕個人心理健康,破壞職場與家庭文化,甚至動搖民主與社會共識的根基。薩奇用科學證據證明:當我們選擇不信任,世界就真的變得冷漠;但當我們選擇相信善意,熱情就會被喚醒。
美國聯邦反情報行為分析主管羅賓‧德瑞克和名作家卡麥隆.史陶斯合著《如何讓人信任你:FBI頂尖行為分析專家傳授最強交心術》指出,要博得信任,必須先把別人放在第一位。信任別人,他們就會真誠對你;尊重別人,他們就會表現最好的一面。
信任也會轉化為領導力,提升你與大部分人的關係,累聚一群信任你的人形成「信任族群」。信任的力量,能把「你和我」變成「我們」,讓敵人變成朋友,競爭變合作,使你值得信賴。而要讓你值得信賴有五大守則:放下自我、放棄批判、肯定他人、理性至上、樂善好施,否則別想得到別人的信任。
當社會不公、假新聞和詐騙橫行,會讓我們越來越難相信他人,也越來越懷疑人性是否早已腐敗。一個沒有明天的未來,是社會憂鬱與退化的關鍵。財政赤字可以彌補攤還,一旦社會信任赤字形成,將崩塌難救。期待我們「姓賴」的領導人,早日帶給台灣及全世界更大的「信賴」。(作者為資深媒體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