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北方打擊 台灣逾500軍人參與
演習聚焦印太

印太地區局勢成為美國戰略重中之重,今年美軍聯合軍事演訓「北方打擊」(Northern Strike)首次以印太區域為背景,選在密西根州舉行,模擬印太多島嶼環境,內容聚焦海上行動,強化美軍海上後勤補給能力。據透露,台灣有逾500名士兵參與本次演訓,顯示台美軍事交流日趨緊密。
美國軍事媒體《星條旗報》指出,今年的北方打擊聯合演習模擬場景,是十數年來首次從傳統的歐洲場景轉移至印太場景,未來還會有以印太場景為主的演練,顯示五角大廈日益聚焦區域內衝突。今年共有來自36州與地區、動員逾7500名士兵,美國除了太空部隊外,所有軍種都參加,並有9支國際部隊參與。
一名資深美國國民兵官員透露,有超過500名台灣軍人參與其中,從2021年起,台灣就已祕密派員參加演訓,雖然五角大廈長期以來守口如瓶,但美國前大使塞拉在2024年一場聽證會上就證實,台灣軍隊一直在密西根州進行戰略與戰術作戰行動訓練。
前國防部長邱國正也曾在立法院證實聯兵營赴美演訓,指聯兵營是基本戰術單位,台美雙邊交流可了解作戰方法、參謀作業和用兵思維,相互觀摩。據透露,參與演訓的國軍可使用受訓基地內的美製裝備,部分經費是美方軍援支出,唯國防部嚴格要求保密,嚴禁對外透露受訓細節。
今年演習聚焦在海上訓練,演習課目包括直升機將物資丟入湖中,其他參與士兵乘坐巡邏船將物資從湖中打撈起來,再將相關物資轉交其他乘坐更小船隻的士兵帶上岸。
美軍向來較熟悉陸上訓練,過去常演練在歐陸或中東戰場的補給行動。有士兵坦言,當他在船上看到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水面時,當下被震懾住。也有士兵強調,世界一直在變動,美軍永遠都不想脫鉤,因此須強化與夥伴的運補功能,以利日後適應相關任務。
密西根州地理環境恰好符合島嶼遍布的印太區域,是美軍為區域大規模衝突作好準備的首選地點。分析師指出,若美中發生衝突,北京的飛彈可能會讓大型基地淪為攻擊目標,美軍可能被迫分散在小島上祕密行動。選在密西根州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該地區擁有1萬7000平方英里的軍事領空,是密西西比河以東最大的軍事空域,也有足夠高度能讓第5代戰機參與演習,可水中實彈操演。
軍事專家蘇紫雲表示,美方近年逐漸擴大陸軍的協訓,包括「北方打擊」、「南方打擊」等國民兵與北約盟軍的協訓,由美軍實戰經驗與多國部隊聯合行動,的確有助我陸軍積累實戰經驗,尤其是密西根國民兵基地面積約為15萬英畝,相當2400個大安公園,大面積訓場可令國軍營級部隊完全開展。(相關新聞刊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