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民意向背 民進黨恐自爆

726的大罷免大失敗,在823恐將再度重演。執政團隊六神無主,府院黨亂象頻傳,卻對民意向背視而不見,其治國的核心問題已不在個別閣員的失能或側翼的失控,而是整體戰略早已走偏。若錯誤戰略不改,民進黨不必等在野革新,就會先自我崩壞。
台灣人為何總能原諒民進黨?這不只是基本盤的問題,而是歷史與情感的交織。自1986年創黨以來,民進黨以反威權、挺本土、庶民代言人之姿,承載許多人的民主理想與族群認同,成功建構「台灣人代言人」的敘事,激發「民進黨是為我們犧牲」的補償心理。
因此,民進黨長期被期待成為弱勢者依靠、知識分子寄託、年輕人的典範。然而,這些厚重情感正被逐步磨蝕。當賴清德說要洗滌人心、打掉雜質,說民主不是表決多數就贏、能源政策不是公投能夠解決,這些話已動搖了民進黨曾引以為傲的民主價值。
更讓人錯愕的,是他在風災期間冷言:「你要自己爬」、「郭國文的可以啊」,這些一點都不民進黨的話,民眾聽在耳裡,當然會懷疑民進黨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政黨嗎?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賴清德信任度跌破4成,至37.2%,不信任度攀升至50.3%。滿意度與不滿意度震幅近20%,估算流失約200萬選民信任,連雲嘉南也翻盤。
不僅如此,支持賴競選連任的民調僅34.3%,不支持達54.9%,與2024年總統得票率少了近6個百分點。即使藍白分裂延續,賴清德也不再穩操勝券。賴清德在2019年曾挑戰蔡英文連任,開啟黨內「沒有現任優先」的先例,因此2028的連任是否也將遭遇黨內挑戰,值得觀察。
不可諱言,民進黨原以為大罷免能改變朝小野大,不料反成藍白合的催化劑。隨著柯文哲被羈押、彭振聲法庭悲喊,讓小草積怨成仇,反綠成為信仰;中間選民亦反感青鳥與極端側翼,「你很綠」甚至變成一種社會貶詞。
自由、民主、草根,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如今顯已鏽蝕斑斑。尤其,當賴清德說要「打掉雜質」,黨內卻也噤聲一片,這是真沒意見,還是不敢出聲?更甚者,當王義川調侃盧秀燕「完妝勘災」引爆了粉底液之亂,民進黨性平部基於黨內傳統價值喊話反省,卻演變成派系互轟,這件芝麻綠豆事,不只再次凸顯民進黨無法容忍反省的問題,「沒有人覺得有問題」,更是眼前最大的問題。
823罷免後,民進黨應盡速回歸三大戰略:爭取百分之百的自由、捍衛民主初衷、守護草根力量,所有與這三點違逆者都必須斬斷。反之,若要繼續與曹興誠、八炯為伍,任由極端側翼主導治國,終將難以重振執政威信。(作者為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