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漲價還買不到 農民嘆無筍可割
颱風加豪雨

受颱風、豪雨接連衝擊,葉菜類受損供應量不足,價格大漲,民眾原本想以竹筍代替葉菜,卻發現筍價也不低,1支甚至上看百元。雲林縣古坑鄉筍農表示,丹娜絲颱風搖動筍根,加上後期淹水,筍量減產一半,每公斤價格站上20至30元,但也無筍可採收,至少要等到明年,產量才有望恢復正常。
古坑鄉盛產竹筍,7月原本應是盛產期,今年產量卻少了一半,主因是丹娜絲颱風掀起竹根、打碎竹葉,加上後來豪雨浸泡,嚴重影響竹筍生長,近半數無法長筍。
婆婆媽媽發現,最近葉菜太貴買不下手,本來想以竹筍取代,沒想到竹筍也不便宜!張姓筍農指出,麻竹筍在颱風前每公斤均價約17至18元,如今漲到20至30元,市場零售價甚至1支上看近百元,可惜目前沒有筍子可採收。
古坑鄉農會蔬菜產銷班第8班長沈榮堂表示,綠竹筍受颱風與豪雨影響嚴重,今年收成期縮短,一半以上受損。
自丹娜絲颱風後,古坑鄉公所已受理3372戶、逾1萬2000筆土地災損申報,其中竹筍就占5267筆,公所已動員63名基層人員會勘。
竹筍是古坑鄉面積最大的經濟作物,主要品種包括麻竹、綠竹、桂竹、孟宗竹與烏殼綠竹,朝陽村大埔社區是麻竹筍的行銷火車頭,24日舉辦竹筍節推廣活動。
雲林縣府城鄉處長林長造指出,大埔社區的竹筍產業與鳳梨、龍眼結合,逐漸形成獨特地方特色,在縣府與農業部協助下推動農村再生計畫,除強化行銷也兼顧生態保育與文化傳承。
縣長張麗善說,大埔社區在社區理事長張和賢帶領下,8年來透過舉辦特色活動,凝聚共識、提升居民對家鄉的認同,竹筍節不僅是推廣農產的平台,也是文化交流與社區教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