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柳名耕/台北報導

台電盤點 曾文生:核二最具重啟價值

安檢審查最快2年內完成 核三爐心已清空 專家表示國際使用同機型核電廠仍多

image
圖為台電核二廠燃料池。(台電提供)

核三廠重啟公投未達門檻,但台電已針對3座核電廠進行初步盤點,台電董事長曾文生25日指出,初步盤點主要是釐清核電廠是否具備《核管法》子法的重啟安檢條件。他直言,就供電而言,位在北東電網的核二廠最有重啟價值,爐心已清空的核三廠,則可立刻開始盤點,未來將持續對外說明進度。

 台灣過去共規畫設置4座核電廠,核一、核二以及核三已先後除役,至於核四廠則未啟用;台電說明目前核電廠的狀況,其中核一廠的1號機組爐心已清空,2號機則預計在明年8月清空,不過部分周邊機組如主發電機等已經拆除,聯結電塔也拆了,加上每部機組的裝置容量只有63.6萬瓩,是否重啟,除安檢外,成本效益也是評估重點。

 至於核二廠正在建置乾貯設施,預計明年底陸續將燃料棒移出,曾文生坦言,由於核二廠就在供電壓力較高的北東電網內,最具重啟價值;至於日前除役的核三廠,爐心已經清空,大致上已經符合啟動安檢條件;核四廠未在規畫內。

 曾文生表示,過去社會對於能源結構意見分歧,對核安有所疑慮,但過了10年,大家的能源偏好已經有所改變,但能源組合是選擇題,應該要找出最佳組合。

 針對核電廠的重啟可能,曾文生指出,台電本來就持續進行「再運轉計畫」,由於核安會已經在8月1日預告《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草案預告到9月底截止,預期《核管法》子法最快在10月中旬就會公告,目前台電主要是針對核電廠進行初步盤點,釐清是否符合子法重啟條件,並全面評估更換老化設備的成本、可行性。

 至於初步盤點以及重啟安檢的時間,曾文生坦言初步盤點時間沒辦法評估,但重啟安檢的審查時間最快1.5年至2年完成,而相關預算將會分年編列。

 曾文生分析,並非所有核電廠都可以延役,在美國佛州的水晶河核電廠跟核三廠一樣屬於壓水式反應爐,因為更換設備時發生事故,導致結構損壞、材料劣化,最後仍然停止營運並除役。

 核能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使用核二、核三機型的核電廠還很多,設備、零件更換問題不大,除役時間較長的核一,在國際間還在運轉的同機型機組不多,但要換下老舊組件,是可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