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者的大學夢
直言

114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日前放榜,國立台灣大學1427個名額全數滿招,熱門科系中,醫學系最低率取門檻288級分、牙醫285級分、電機229級分、法律系財法組則是297級分。而在錄取高中部分,則以建中202人錄取最多。錄取台大人數前五名中,有四校都在台北市,可見我國教育的公平性逐漸失衡。
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大部分頂大學生家境優渥,從小就不需要擔心學雜費問題,一般家長大都能供給補習費」、「納稅人補貼錢給台大,台大每年花60萬納稅錢在學生身上」、「考試考得好了不起嗎?」等。網友所說都是事實,畢竟唸台大的學生,家境都不會太差。許多人納悶,為何美國好的大學大都是私立而台灣則相反?
台積電等大企業都用台清交成畢業生從事高收入的研發工作,而能進入台清交成等國立名校的,許多是有錢人的子女,使得貧富差距日益懸殊。
各黨若要爭取廣大民眾的認同與支持,唯有承諾能做到像美國那樣,讓有錢人唸私立大學,而讓其他中低收入子弟唸國立大學;或是像歐洲,提高徵稅,讓人人能免費唸大學。
目前台灣許多私立中小學都是有錢人家子弟在唸,希望未來能讓他們也以唸私立大學為第一志願,就像美國那樣,而國立大學則由中低收入子女就讀,否則有錢人唸好又便宜的國立大學,對弱勢族群並不公平。
總之,我們為何不能效法美國,讓有錢人都去唸私立大學,而弱勢子女去唸國立?(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