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吳佩蓉/宜蘭報導

宜蘭 母子鯨豚擱淺難救 遭人道處理

image
宜蘭縣嶺腳沙灘27日下午傳出鯨豚擱淺事件,經搶救最終因母鯨傷勢嚴重、幼鯨仍在哺乳階段,野放成功機會極低,經專業評估後,兩隻鯨豚均以人道處理,讓人不勝唏噓。圖為母鯨。(民眾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宜蘭縣蘇澳鎮嶺腳沙灘27日下午傳出鯨豚擱淺事件,經岸巡人員及民眾合力協助,並由中華鯨豚協會、縣府農業處人員趕抵現場救援,最終因母鯨傷勢嚴重、幼鯨仍在哺乳階段,野放成功機會極低,經專業評估後,兩隻鯨豚均以人道處理,讓人不勝唏噓。

 據了解,擱淺鯨豚為小抹香鯨科,體型較小、130公分的幼鯨初判為剛出生1至2周,母鯨體長約290公分,農業處畜產科長卓盟翔表示,母鯨身上可見疑似遭達摩鯊魚咬傷的傷口,健康狀況不佳,幼鯨仍未斷奶,胎盤也尚未脫落,生存能力極低,「野放機會不大,最後只能選擇人道處理」。

 救援過程中,因鯨豚體型龐大,縣府特地調來怪手與拖車搬運,前晚8時許送往宜蘭動植物防疫所,隨後中華鯨豚協會將把遺體移往基隆八斗子做病理解剖,以釐清確切死因。

 鯨豚研究專家表示,母子檔鯨豚一同擱淺相當罕見,推測可能與母鯨受傷或迷航有關。消息傳出後,不少關心海洋生態的民眾感到惋惜,期盼未來能加強監測與保護,及減少海洋干擾推動全民教育,台灣才能真正成為鯨豚的安全棲地,避免憾事重演。

 專家也提醒,若民眾在沙灘上發現鯨豚擱淺,最重要的不是急著把鯨豚推回海裡,而是立即撥打「118」海巡專線,或通報動保單位與中華鯨豚協會,等待救援時,可以用溼布或海水保持皮膚溼潤,避免烈日曝曬,但千萬不要直接用水灌進鯨豚呼吸孔,救援過程中,現場也應保持安靜,避免過多驚嚇才能增加存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