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林周義/台北報導

自殺防治報導獎 中時獲1優勝2佳作

image
生活熱門

 2025年「自殺防治優質媒體報導獎」得獎名單29日揭曉,《中國時報》以「10大死因-自殺隔14年再上榜」、「擺脫憂鬱症-李正達強調及早治療」、「社交需求未被滿足-國衛院研究:孤獨老人大腦訊號類似失智者」等作品,榮獲1項優勝、2項佳作肯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將在9月14日舉行頒獎典禮。

 本報健康中心記者李念庭以「10大死因-自殺隔14年再上榜」、「壓力大-青年死因自傷排名第二」、「季節牽動心情-春日憂鬱、躁鬱增」、「自助、互助-多管齊下防治輕生」報導,獲得優勝肯定。

 報導關注憂鬱、輕生人數增加,如何做好相關防治。去年自殺重回國人十大死因,青壯年自殺死亡人數明顯上升,透過採訪精神科醫師等專家,幫助大眾了解相關風險因子,呼籲透過情緒教育、互助自助、專業介入,預防可能的風險。

 健康中心記者王家瑜以「擺脫憂鬱症-李正達強調及早治療」和「抗癌不孤單-鄭致道伴癌友度過內心低潮」報導,獲佳作肯定。獲獎報導是採訪精神醫學專家,分享臨床第一線實務經驗,並強調在面對癌症等重大身心挑戰時,及早介入和專業支持的重要性,也提醒民眾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不需要隱藏,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健康中心記者林周義則以「社交需求未被滿足-國衛院研究:孤獨老人大腦訊號類似失智者」、「85歲以上女性8成喪偶-子女、親友關心打破孤獨惡性循環」獲佳作肯定。

 該報導探討長輩「身在人群,卻沒有人可以理解」的孤獨感,透過國衛院的研究,提醒孤獨感可能與失智、憂鬱有關。長輩經歷了生命歷程、身體的改變,如退休、兒女離家、親友離去等,親友若耐心關懷,就能打破「語言理解困難→減少社交互動→愈加孤獨」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