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地節稅收租 空地變金雞母

地主將尚未出售或未規畫開發的空地改為停車場,既能降低持有成本,又能產生現金流。以台中一處20格、每小時收費100元的臨停場為例,若日均周轉5次,每月營收可突破30萬元。這類停車場多出現在商圈、辦公區及車流量大的地段。
台中市建築經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指出,近年「養地停車場」成為建商與地主常見策略。地主在土地尚未出售或開發計畫未定前,會先將空地改為停車場,不僅降低地價稅與閒置管理成本,避免雜草叢生或垃圾亂丟,也能創造穩定現金流。
地方政府也順勢推出「空地改停車場」補助方案,地主可依法享有地價稅減免。台中市訂有《臨時路外停車場獎助辦法》,每格補助3000元,最高60萬元。
台南市也有民間設置停車場獎助,車位每格補助3000元至300萬元,另加碼婦幼、綠能與身障車位補助,並提供首年地價稅、房屋稅最高50萬元減免。
在經營模式上,愈來愈多地主將停車場委託專業業者,如「嘟嘟房」或「城市車旅」經營,由業者整地、設計、建置設備並提供全天候客服,地主僅收租金,減少維護與客訴壓力。
臨時停車場市場價值也吸引建商關注,尤其形狀方正、地段精華的用地,未來可改建住宅、商辦或持續收租,例如南屯區五期「幸福車站停車坊」、東區「江屋日本料理附屬停車場」等,成交單坪價格多突破百萬元,其中「文心第一黃昏市場停車場」甚至達單坪164萬元,刷新市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