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1陳祐誠、林良齊/台北報導

老盟認同老人優待票限基礎運輸

image
運輸業者依法提供敬老票,短收的金額須由業者自行吸收,但一般座位還好,更高等的座位是否也該比照,近年被討論的次數愈來愈頻繁,台鐵騰雲座艙短收近3000萬元,金額雖不至於影響營運,是否公平,旅客持不同看法。(杜宜諳攝)

 交通運具設置商務艙屬商業考量,敬老票是否該適用於商務車廂,前交通部長賀陳旦直言,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顧及長者是國民基本權益,但不該照顧過頭,也不能只用「平權」看待問題。

 敬老票源自《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老人福利法》,規定年滿65歲以上長者搭乘大眾運輸享半價優待,本意是協助高齡者外出便利,但隨人口結構改變及服務品質可能鬆動等,高階座席是否該有敬老優惠成為爭論焦點。支持者強調一視同仁,反對者認為此舉已超出政策初衷,甚至可能造成資源錯置。

 賀陳旦笑稱,自己使用敬老票許久,「已經是老油條」,大眾運輸是國民的權益,對各式各樣的人都該鼓勵搭乘,政府該在路網、購票上多注意各族群的需要。對於高鐵商務車廂或台鐵騰雲座艙也有敬老票,賀陳旦不贊同,直言「這是不必要的照顧」,給予某種程度的尊重已經足夠,不需要進階到享受式照顧。

 他強調,現在的政策已照顧過頭,此事不能只用平權的角度來看待。若銀髮族要搭乘商務艙,想要更舒適、更安靜的環境,甚至是想來點身分象徵,這都是個人的選擇,不該再以納稅人或一般全票價做交叉補貼。

 成大交管系教授鄭永祥建議,法規雖要求提供優待票,但應沒有限制商務車廂必須提供多少票,可從源頭管控、限制。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張淑卿認為,《老人福利法》設計老人優待票原意為希望降低高齡者外出障礙,不要讓長者因經濟等因素減少外出機會,她也認同提供優待票應僅及於基礎運輸,不是擴及到高級享受。她也提及,《老福法》優待部分政府應提供預算補貼,但目前仍未提出,呼籲政府應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