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胡欣男/台北報導

交保潛逃柬國 關鍵須兩岸共打

image
不少詐欺犯交保後就潛逃至柬埔寨,圖為海巡署查獲偷渡案,漁船準備偷渡至柬埔寨加入詐騙機房。(海巡署提供/胡欣男台北傳真)

 柬埔寨自從成為電信詐欺大本營,我國不少詐欺累犯一交保,乾脆飛往柬埔寨「進修」。警方近年溯源追查詐團,常鎖定對象一查身分後,發現已出境柬國,案件被迫中斷。學者與官警呼籲,應加強詐欺犯限制出境、出海強制處分,跨境執法則要靠兩岸共打。

 3年前我國爆發柬埔寨「豬仔之亂」,後來前往海外行騙的幾乎均為自願。但去年底因大陸發起多國聯合清剿,柬、緬電詐園區缺工,又開始拐人行騙,還以泰國、香港為跳板。

 涉外官警發現,因境外機房缺工,我國在境內抓到的詐欺犯,尤其有特定幫派背景者,不少都在交保後潛逃柬國躲避官司,甚至當成「進修」繼續騙。

 更可惡的是,詐團甚至有計畫地讓在台被逮過的累犯前往柬國,「傳授」台灣檢警偵辦技巧,研擬如何規避查緝;之後又假稱是人口販運「豬仔」要求政府救援回台,再刺探政府打詐作為。

 法務部去年聲押5414名詐欺犯創新高,約8成裁准,但若算上1年5萬多名詐欺犯,聲押率也僅10%;尤其交保、未限制出境的詐欺犯,有一定比例會逃往柬國被通緝,成為打詐漏洞,也讓辛苦抓人的警方感到無力。

 有刑警花整年偵破黑幫詐團、鎖定26嫌,其中4人被查出身分時已出境柬國。該刑警直言,檢方偵查前期應對有高度逃亡、勾串風險、再犯可能者盡可能限制出境。銘傳大學犯防系助理教授林書立也贊同,但強調須有法律授權與民意支持。

 審計部報告則示警,刑事局查獲重大跨境電詐案件逐年遞減,屈指可數,建議加強跨境合作。中正大學犯防系教授賴擁連感嘆,我國外交困境,對柬埔寨沒輒,正本清源仍需兩岸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