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呂昭隆/台北報導

學者:賴釋放政治訊息 鞏固年輕族群

找開小車的人去開聯結車 恐怕是找不到人

image
政治熱門

賴清德總統1日任命趙怡翔、李問接任國安會副祕書長,由於兩人都是國安領域新手,有學者認為這是「找開小車的人去開聯結車」,賴總統應該是找不到人,才會有此人事布局;但也有認為,這是賴總統刻意向年輕人釋放政治訊號,民進黨喜歡用年輕人、衝撞世代。

 近幾任總統皆會安排1位熟悉軍事或情治的人接任國安會副祕書長,如扁政府曾任用國安局前副局長王西田;馬政府任用包括李海東、葛光越與陸小榮等3位退將;蔡政府則改用文職,由陳文政負責軍事、陳俊麟負責軍事與情治,其中真正獲總統授權、也握有實權的是陳文政與陳俊麟,高階將領常接到「二陳」電話。

 然而,賴總統未沿襲蔡的作法,現任3位年輕副祕書長的英文能力都不錯,其中李問過去還有美國籍,但3人沒有1人涉獵軍事或情治系統,軍方人士研判,賴總統應想親自主導軍事,不須再透過國安會,或假手國安會副祕書長來報告軍隊與情治單位事項。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則解讀,賴總統刻意鋪排「年輕化」的國安陣容,是在釋放強烈政治訊息,提供年輕人為黨力爭表現的誘因,是否適才適任反而並非最優先考量。

 張競指出,國安會副祕書長主要是襄助祕書長,統合不同部會與機構情報資訊,所以「人頭要熟、法令要精、業務要懂」,不僅需掌握明規則的政治體制運作,還要深知政治文化潛規則,才能調和各個派系。

 張競表示,趙怡翔、李問的人事案早在數月前就曝光,連大陸涉台學者也在探訪此事,可見「並無強烈競爭對手」,否則「見光死」,由此可知,綠營會刻意拔擢青壯才俊出任要職,「是否適才適任,有時候不見得是人事安排的考量關鍵」。

 他指出,戰國時期商鞅變法,透過懸賞建立威信,留下「徙木立信」範例,賴清德特別拔擢年輕人擔任要職,也刻意鞏固年輕族群向心力與期待,外界必須理解其中的政治算計,不能光從人選資經歷或年齡來理解人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