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20條路線喊停 統聯接手8條
傳欠債30億

國光客運經營困難,傳欠銀行團30億元債務,今年還2度延遲發薪,被要求進行「瘦身」。國光向交通部公路局申請停駛20條虧損路線,有6條路線已在8月底停止經營,9月8日起有8條路線停駛改由統聯客運營運,還有6條正由公路局評估中。交通部長陳世凱說,針對國道客運路線已啟動全盤檢討,找出乘客真實需求。
據統計,國道客運運量僅恢復疫情前的6至7成,其中較熱門的短程路線如台北-宜蘭,恢復約9成5;中程路線恢復7至8成;長程路線則因高鐵、台鐵競爭,恢復僅4至5成。
公路局說明,國光客運因營運考量,申請停駛1838台北-高雄、1837台北-台南、1872台中-高雄、1836台北-新營、1839台北-屏東、1873台中-屏東、1871台中-台南及1862桃園-高雄等8條南部地區中、長途國道客運路線,經審查及確認後續接駛規畫呈報交通部同意後,自2025年9月8日起由統聯客運公司接駛。
統聯客運接駛後,短期內票價不變,1871及1862路線初期將依平、假日尖峰時段開行必要需求班次,視民眾需求再機動增班,其他路線則維持原服務班次。
國光客運還有6條中南部路線在申請停駛,公路局強調,會視路線性質、民眾需求、利用情形綜合考量,以及路線有無其他業者願意接手等,仍在協調中。
陳世凱表示,國道客運路線在2、30年前就已定下,但隨著高鐵、台鐵等競爭,舊路線已無法適應民眾需求,已交代公路局盤點全台路線,調整策略。他舉例,依照一般民眾習慣,中短程搭客運、中長程搭火車、長程搭高鐵,每種運具都要調適,才能找出真正需求。
公路局表示,近年由於高鐵及台鐵陸續增班,加上民眾乘車習慣改變且客運駕駛嚴重缺員,以致整體國道客運路線市場經營困難,會持續協助業者進行路線優化及瘦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