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鄭清和

青年紀念抗戰 跨越時空的接力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日,大陸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活動頻密,氣氛熱烈。在網路空間,另一種形式的紀念同樣如火如荼。社交媒體上,不少博主運用AI技術為抗戰老照片上色、修復,甚至製作成短視頻還原歷史場景。抖音博主「現代小輝」打造的「戰地記者穿越時空系列」,便以逼真細節模擬了「百團大戰」、「長沙會戰」、「日本投降」等場景,畫面精良,引人共鳴。在遊戲《抗戰 Online》中,玩家通過扮演抗戰角色,親身感受戰爭的殘酷與悲壯。

 80年前中華民族那段波瀾壯闊的抗爭史,正被新一代以獨特方式講述與聆聽。有學者指出,Z世代對歷史的感知方式正在發生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互聯網端。現實中,新技術讓歷史走出書本與博物館的陳列架——AI、VR及互聯網上觸手可及的視頻內容,讓歷史變得生動可感。成長於和平年代的當代青年雖與戰爭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視聽習慣與信息獲取方式,正在彌合與前人的代際鴻溝。

 80年後的今天,對抗戰的紀念已不只是簡單的歷史回溯,更成為一場跨越時空的代際對話。老一輩的民族記憶,正被新一代用新的方式重新激活。新技術與新表達為民族記憶「保鮮」,讓「不忘歷史,珍惜和平」的信念更易觸達人心。

 年輕人紀念抗戰的新方式,不僅彌合了代際鴻溝,更引發了跨國共鳴。作為全球化一代與網路原住民,當代青年成長於國際交流頻繁、信息流動順暢的時代,他們對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已然成為一場跨國聯動。

 美國青年埃文‧凱爾近日用AI技術將老照片製成視頻,復原了抗戰勝利時民眾歡慶的場景。此前,他因在TikTok發布視頻介紹一本記錄日本侵華罪行的老相冊,為中外網友熟知。這一事件不僅讓他成為關注焦點,也讓更多海外網友瞭解到日本侵華的歷史真相。

 此外,不少年輕人在互聯網上分享家族的抗戰故事。一位馬來西亞青年在社交帳號回憶,爺爺曾講述家族在抗戰時期持續向中國內地捐款的經歷。

 紀念中國抗戰,正讓不同國家的青年產生共鳴與對話,共同構建更完整、公正的世界歷史記憶。這種記憶,正是跨國界和平意識的基石。

 青年一代紀念抗戰,創新精神和創意手段固然可貴,但更可貴的是因新時代、新技術而生出的開放、包容的心態。紀念抗戰並非固守傷痕,而是通過感性共情、理性反思與國際化視野,將歷史記憶轉化為珍惜和平、面向未來的力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亦是最好的清醒劑。唯有如此,歷史才不會成為仇恨的溫床,而會化作滋養理性、孕育和平的土壤。(作者為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