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陳柏廷/綜合報導

擺脫依賴輝達 中擬增3倍AI晶片產量

image
為了在突圍美國科技封鎖,大陸官方正在尋求將AI晶片產量提高3倍。(中新社)

 為了在突圍美國科技封鎖,大陸官方正在尋求將AI晶片產量提高3倍,目前華為的晶片廠正在全力提高產量,以便擺脫對輝達晶片的依賴。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一家專門生產華為AI晶片的晶圓廠最快將在今年底投產,另外兩家則預定於明年啟動。雖然這些新廠專門設計用來支援華為,但華為否認有自行設廠的計畫。

 報導指出,這三座新廠的總產能一旦全面開出,將超越中國龍頭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目前類似產線的總產量。另有消息指出,中芯計畫在明年把7奈米製程的產能再增加一倍。華為目前是中芯這類晶片產業的最大客戶。

 這也意味著,寒武紀(Cambricon)、摩爾線程(Moore Threads)、上海燧原科技(MetaX)、壁仞智能」(Biren Technology)等規模較小的大陸晶片設計商,將能獲得更多中芯的產能配額,進一步推動在美國出口禁令留下的中國快速增長市場中展開競爭。

 一名中國晶片業高層認為,「隨著明年這些產能陸續上線,國內供應不會再是問題。」

 此外,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記憶體大廠長鑫存儲(CXMT)正在測試HBM3高頻寬記憶體樣品,目標是明年推出。該產品僅落後於輝達晶片所用的最先進記憶體一代。

 報導也稱,中國企業同時也在競相研發下一代AI晶片,使之能適配由大陸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倡導的標準。DeepSeek已成為中國領先的AI新創公司,而華為的最新產品被認為符合其要求。

 DeepSeek宣布,其模型已採用一種UE8M0 FP8資料格式,專為即將發布的下一代國產晶片設計。消息傳出後,寒武紀與中芯等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股價飆升。

 該晶片業高層說,「如果我們能成功開發並優化這些中國晶片,用來訓練並運行中國模型,形成一個不斷演進的內部生態系,有一天回頭看,這將是一個更重要的『深度求索的時刻』。這種前所未有的一致性,或許能彌補我們硬體能力不足的劣勢。」(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