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蔡宗穎、李文正、王千豪/綜合報導

美智庫:陸鑽油平台進出東沙 恐侵台主權

總統府要求對岸 即刻停止非法行動

image
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報告,大陸鑽油平台5年前就多次進出台灣專屬經濟區,目前有一座設施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不到50公里。圖為東沙島。(海巡署提供)

 大陸對台灰色地帶行動有新態樣!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報告指,中國鑽油平台5年前就多次進出台灣專屬經濟區,目前有一座設施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不到50公里。報告示警,這些設施恐被用於封鎖甚至侵略台灣,然而台灣政府毫無回應,恐進一步鼓勵中國侵犯我國主權侵犯風險。

 海委會與海巡署昨日未作回應,此事需待國安高層協調後定調。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晚要求中國,應對此行為清楚說明,即刻停止在我國在內區域各國經濟水域從事非法設置與開採活動。

詹姆士敦基金會指出,在7、8月,有至少12座永久或半永久性建物及數10艘油氣船出現在台灣專屬經濟區,其中鑽油平台「南海二號」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不到50公里,海面上還可見多個支撐鑽探平台的鋼製支架。這些設備都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所有。

 報告指,油氣船與設備量體龐大,有一艘船長逾240公尺,甲板面積相當於1.5個足球場,還有2座亞洲最大的井口平台。南海二號於2021年6月首度進入台灣專屬經濟區,南海六號鑽油平台更在2020年5月就已進入,去年7月更出現在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不到1公里海域。

 然而中國的行動卻未引起台灣反應,使專家大為震驚,報告警告,「如果今天不抗議,就會有主權瓜分遭常態化,以及進一步鼓勵侵犯主權的風險。」但《衛報》認為,即使台灣有意挑戰其合法性也相當困難,因為台灣並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其仲裁機制締約國,且台灣國內法對在專屬經濟區邊界的執法範圍不明確,同時缺乏挑戰這些行為的海事能力。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推測,台灣可能缺乏應對能力,也許低估中海油探勘規模。史丹佛大學國家安全創新中心「海洋之光」計畫主任鮑爾點出,相較於中國在更靠近台灣本島的威嚇手段,或許這些鑽油平台已令台灣無暇兼顧。

 該批大陸鑽油設施的地點距離台灣本島約500公里,位於我國海巡署法定執法範圍的24海浬禁限制水域外約50公里處。該片海域同時也是越南、菲律賓與中國各自聲稱擁有主權的重疊區域,使得海巡署的執法行動處於模糊地帶。若海巡署艦艇從東沙群島出發,預計約2小時可以抵達鑽油平台的地點。

 中油表示,過去曾2次前往太平島附近探勘油氣,但沒有發現,後來不再編預算至附近探勘,主因除海底蘊藏量不明外,該區有台灣、大陸、越、菲、馬來西亞與汶萊等6方宣稱主權,形勢過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