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王千豪、柳名耕/台北報導

凍結帳戶惹怨 金管會:阻詐避免一刀切

image
政治熱門

 近日社群平台上大量民眾抱怨帳戶無預警被凍結,必須親臨分行逐筆說明金流來源,甚至有人因帳戶突被鎖定,股票險些違約交割。綠委陳冠廷4日表示,政府打擊詐騙固然重要,但不應以犧牲守法民眾的金融便利性為代價,呼籲金管會立即檢討並規範銀行凍結帳戶的標準作業程序,確保防詐措施符合比例原則。金管會銀行局主祕張嘉魁4日表示,已有提醒銀行避免使用「一刀切」的去風險化方式,影響到一般用戶。

 陳冠廷表示,為了防止詐騙,部分銀行開始限制長期未交易或低餘額帳戶,卻限制絕大多數守法民眾的方便性,如何在防詐需求與金融服務便利性之間取得平衡,是政府必須正視的課題。

 陳冠廷強調,金管會已明確表示,即使被銀行認為是高風險帳戶,也至少應先設法找到民眾,除非找不到才能先行凍結。然而實際執行層面,許多銀行卻是先凍結再通知,甚至完全沒通知,民眾急需用錢時才發現帳戶被鎖,造成極大困擾。

 針對銀行過度依賴AI系統偵測異常交易,陳冠廷認為,科技工具應是輔助而非主導。目前部分銀行的AI模型準確率有待提升,不應單憑AI判斷就貿然凍結民眾帳戶。

 此外,陳冠廷指出,目前帳戶若被凍結,必須攜帶身分證、印鑑等證件親自到分行辦理解凍,無法線上申請處理,相當不方便,建議金管會應要求銀行建立更便民的解凍機制,包括提供線上申訴管道和加速審核流程。

 張嘉魁重申金管會的2個說明,首先是在通案上採取的管控措施要衡平考量服務便利性、安全性,避免用去風險化的方式處理,其次是在個案部分,有不妥的地方會要求銀行改正。

 金管會也提醒銀行,應該事前充分評估採行措施的有效性及影響性;其次是在實施時需有適當的配套,在不妨礙控管效果前提下,應該事先通知客戶,並提供客戶申請恢復使用的管道,若是執法機關開出的名單,則不得拒絕;最後則是在實施後持續觀察成效,並滾動式調整措施內容,以便聚焦在高風險的帳戶,也感謝第一線的金融從業人員為攔阻或防詐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