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放在野黨主席 攻防創紀錄

去年時任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搜索羈押,成為台灣首次主要在野黨中央黨部與黨主席住家遭檢方同步搜索的矚目事件,「關放」柯文哲的檢辯攻防、一二審法律見解歧異,更是創下司法史上罕見的紀錄,被關押1年的柯文哲5日可獲交保,但這件爭議的司法案件並未畫下句點,也不代表柯無罪,後續法庭審理的調查、辯論程序,將讓更多真相浮上檯面。
回顧這起台灣社會矚目案件,台北地檢署2024年5月2日分他字案偵辦柯文哲獻金案,2024年8月30日檢廉搜索民眾黨中央黨部並前往柯的住家、將柯文哲帶走長達67小時,去年8月31日,北檢以柯文哲涉收賄、圖利罪嫌,向北院聲請羈押禁見,檢、院上演聲押柯文哲攻防戰。
去年9月2日,北院認為柯「涉嫌不重大」,裁定無保請回。檢方抗告後,高院則認定,柯文哲是否如他主張,就京華城的容積率審查「相信具專業性且為多數決的都委會決議」,對審查過程毫無所悉或未曾懷疑,仍有究明必要,去年9月4日撤銷原交保裁定發回北院重裁,結果改裁羈押禁見。
北檢去年12月26日偵結全案,依貪汙等罪起訴柯文哲,北院承審合議庭裁定柯文哲3000萬元交保,限制住居與出境出海,北檢抗告後高院撤銷發回,北院合議庭「加保」讓柯文哲7000萬元交保,除原本的「三限」並以電子腳鐐科技監控,且不得與同案被告、證人有任何接觸行為,北檢不服再提抗告,高院發回後,北院改裁柯文哲羈押禁見迄今。
昨日北院雖然裁定柯交保,但柯表示要再深思,還未同意辦保,但偵審中長達1年的關押柯文哲司法對決,已成國內政治、司法的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