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李念庭、林周義/台北報導

防人力流失 醫界疾呼要調薪

軍公教凍薪恐衝擊基層 盼提高急重難科別支付

image
醫師職業工會擔憂,軍公教不調薪恐嚴重打擊基層士氣,呼籲「公立醫院要調薪,私立醫院要跟進」。(本報資料照片)

 醫護人力面臨流失,行政院日前宣布明年軍公教不調薪,醫師職業工會擔憂,恐嚴重打擊基層士氣,呼籲「公立醫院要調薪,私立醫院要跟進」,衛福部更應落實三班護病比,將獎勵金擴及門診、特殊單位等非病床端護理人員。醫界強調,未來健保應提高急重難科別支付標準,並將護病比達標獎勵納入個別醫院總額成長率指標。

 工會指出,總統賴清德2023年競選時承諾「2年內將三班護病比入法」,時至今日入法時程遙遙無期。三班護病比實務上有許多「不法黑數」,應被稽查革除,例如急性一般病房的隔離病床,不被計入現行護病比公式;醫院強迫護理人員禁休禁假、施行12小時班制、跨單位支援調動,藉此營造亮眼人力數據;醫院填報護病比數據,衛福部卻缺乏有效查核手段。

 針對護理人力留任的金援挹注,工會表示,目前有輪值夜班直接獎勵、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等,然而政策主軸側重病床端護病比數據,變相導致門診、專科護理師、特殊單位、常態性白班人員等護理人員付出遭冷落,呼籲衛福部在護理留任政策上,獎勵發放必須更周全。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許多醫護人員因長期過勞而離職,急診與重症單位更是首當其衝。醫療是守護全民健康的基石,若政府未能加大投資與資源挹注,醫療體系恐全面失控。

洪子仁強調,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於急診、重症及基層醫療,避免醫療體系陷入惡性循環。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提及,未來護病比達標獎勵,靠關床、補人達標的金額將有所區別,值得肯定,同時呼籲將此納入個別醫院總額成長率的指標。

洪子仁表示,今年健保實質成長超過700億,未來急難重科別,如胸腔科、小兒科的支付標準應該提高。護理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馬淑清也呼籲,請政府大力支持護理夥伴,讓點值更好,回饋在護理人員薪資上,同時希望三班護病比盡速入法,讓優秀的護理人力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