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行政干預司法時代已過
外界解讀總統意有所指 在野批賴與現實脫節、刻意迴避民進黨司法改革承諾跳票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雖獲以新台幣7000萬元交保,但其羈押期間,在野陣營屢批執政黨干預司法。賴清德總統6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幾十年來台灣從專制走向民主獲致許多成就,其中一項就是司法獨立,行政干預司法的時代已經過去。不過民眾黨痛批,賴清德與現實脫節,更與社會真實感受差距甚大;國民黨則盼賴所言不能僅停留在口號,而是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
賴清德昨在「全國律師聯合會第78屆律師節慶祝大會」上指出,幾十年來台灣從專制走向民主獲致許多成就,其中一項就是司法獨立,必須持續深化法律教育,讓民眾了解不論是檢察官偵辦案件或法官審判案件,都本於專業獨立自主,行政干預司法的時代已經過去。
賴清德認為,律師全聯會是律師與政府之間的橋梁,提供寶貴意見,讓政府在推動各項政策時能攜手律師的力量更貼近民意,也更符合社會需要。未來政府將持續與律師界合作,深化法治教育,保障人權,讓社會大眾更尊重司法。
他也期待與律師公會繼續完善相關制度,讓在第一線為人民服務的律師有更寬廣的空間,發揮專業與對社會的熱情。目前社會關心包括強化打擊經濟犯罪、保護營業機密及打擊詐騙等議題,政府將持續與律師界共同合作,一一面對解決,降低對社會的衝擊。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直言,賴清德的說法完全是自說自話,不僅與現實脫節,更與社會真實感受差距甚大,凸顯賴選擇當鴕鳥,刻意迴避民進黨司法改革承諾跳票的事實,甚至一步步走回頭路。
吳怡萱指出,國人對司法的不信任感已經不容否認,京華城案正是一面鏡子,清楚映照出黨檢合作、特定媒體配合操作的亂象,把檢調變成執政者整肅異己的工具,淪為追殺政敵的打手,透過押人取供、踐踏人權,重創台灣民主法治的根基。
國民黨發言人鄧凱勛說,國民黨期待司法能真正做到不問黨派、只問是非,絕不容許任何政治力量介入來破壞司法公正性,這是全民共同的期盼,也是對賴清德政府最基本的要求,希望賴所說的「行政不能干預司法」不僅停留在口號,而是能落實在實際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