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林良齊、廖素慧/連線報導

嘉義光電板清完 業者遭罰900萬

image
嘉義縣環保局及南區環管署人員6日稽查義竹新庄光電場,廢棄光電板已清除。(嘉義縣環保局提供/廖素慧嘉義傳真)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嘉義縣新塭滯洪池光電案場受創嚴重,業者粗估至少5萬片光電板毀損。(讀者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堆積近2個月的廢光電板終於清光!丹娜絲颱風今年7月初在嘉義登陸,重創南部光電場,造成大量光電板損壞,業者元昱公司拖延清理廢光電板,遭嘉義縣環保局開罰累計達900萬元後,環境部長彭啓明祭出最後通牒,若業者未完成清理,將由主管機關代為清理並向其求償,經過近2個月後,業者終在5日把岸邊的光電板及浮具清理完畢。

 丹娜絲颱風及728旺盛西南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嘉義縣布袋新塭、朴子荷苞嶼、義竹新庄等處光電場光電板嚴重受損,布袋新塭早已清除完畢;泰商元昱公司屢次逾期未清除,嘉義縣環保局說明,元昱公司大量毀損光電設施堆放路邊,其中荷苞嶼滯洪池被罰2次各100萬元、200萬元;新庄滯洪池被罰3次,各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總計開罰900萬元。

 目前荷苞嶼及新庄的第1筆罰款共200萬元已繳,第2、3筆共700萬元未繳。元昱公司原訂8月28日前完成清除,後申請展延至9月5日清完獲准。嘉義縣環保局6日表示,元昱公司已如期清除,後續新增600萬元罰鍰免罰。

 環境部統計,丹娜絲風災共造成12萬1000片光電板損毀,其中約3萬2000片經檢修可再使用或再利用,約5萬6000片送交處理機構完成資源化,還有3萬3000片已全數收集暫置於合法場地,後續逐步資源化。

 為因應日漸頻繁的極端氣候,環境部也建議成立跨部會「光電總體檢小組」,檢視案場管理、抗極端天氣能力、災害應變機制、災後復原計畫等4項以強化防災韌性。環境部已啟動《廢棄物清理法》修正,將光電板納入應回收廢棄物,並研議合理費率,以建立完整責任鏈,確保綠能發展更負責任、更永續。

 外界關心「光電板是否造成水質汙染」問題,環境部強調,至今已完成4次抽驗,項目涵蓋多種重金屬,數值均未超過標準,顯示水質狀況安全無虞,針對類似紅褐色水質現象,為農地內既有的腐植土造成,檢測無金屬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