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東部沿海基建所為何來

根據9月5日《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正在東部沿海地區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包括空軍和海軍基地,這表明中共已做好了應對可能爆發台海衝突的準備。但中共東部沿海基礎建設與台海衝突準備真的有關聯性嗎?
首先,大陸鄰近台灣的機場至少有10個,包括福建、廣東和浙江南部的機場。但從這些機場啟用的時間來看,除龍巖冠豸山機場於2004年啟用、潮汕揭陽機場2011年啟用,廈門翔安機場預計2025~2026年啟用外,其餘機場啟用時間均在1980到1990年代之間。而兩岸走向兵凶戰危卻是近幾年的事,從時間發生順序來看,難以推定機場的興建與中共升高犯台意圖有關。尤其翔安機場2013年已開始填海造陸,似與兩岸緊繃是分線發展。
其次,這10個機場多數確實為軍民兩用,但以這些機場做為攻台前沿存在邏輯上的問題。共軍目前的主力戰機殲-10作戰半徑在800到1200公里之間,殲-20作戰半徑約2000公里。台灣固然已有射程2000公里的雲峰巡弋飛彈服役,不過主力彈道飛彈仍是從美國採購的ATACMS,射程約300公里。
倘若中共考慮武力犯台,則其機場擇址應在共軍主力戰機作戰範圍內,台灣主力飛彈攻擊半徑外。但鄰近台灣的機場太容易被台灣攻擊,尤其報導中強調新建的翔安機場,距金門僅3.7公里,甚至在我傳統榴彈砲攻擊範圍內,實難想像是中共為了犯台目的而興建的。
其三、9月5日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獨家報導,五角大廈官員正提議該部優先保衛美國國土和西半球。該報導認為美軍翻轉以中國為主要威脅的方向。不過若以美國五角大廈官網對2025《國防戰略》(NDS)草案的正式聲明,「將優先考慮保衛美國本土,包括美國的天空和邊境,並在印太地區嚇阻中國。」換言之,美國國防部(現為戰爭部)仍以威嚇中國為主要指針,威嚇中國的位階是保衛美國本土的重要成分。這與Politico未具名的引述報導有很大的差距。當對「中」威懾仍是美國主要任務時,亦會減損中共對台衝突的意願。
惟需注意的是,在《華爾街日報》報導中,浙江溫州樂清灣拓建了兩棲登陸基地,此基地離台灣北部直線距離約350公里,雖就實戰效益來說,對台兩棲登陸基地不如部署在福建沿海,但我方仍不可輕忽中共以此基地,做為培養與訓練共軍兩棲作戰能力的效用。
總體而言,暫難以中共東部沿海基建來斷定中共武力犯台的急切感,然而台灣也不可輕忽中共持續提升其軍事能量壓迫台灣的意圖。(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