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鐘重發

學生蝸居 政府束手無策

輿情瞭望

image
(圖/政大提供)

 大學開學,大學宿舍的住宿品質與收費金額成了近日熱議話題。政大「自強七舍」牆壁發霉、設備殘破,被網虧是走「監獄風」的校舍,家長質疑「國內一流學府,竟有如此這般宿舍環境」;世新大學新苑宿舍每學期9萬3500元的單人套房宿舍,讓許多家長聽了嚇得要吃手手。

 學生租屋大不易,政府對大專以上在校住宿生補助每學期5000元住宿費(一般生每學期5000元,低收、中低收每學期最高7000元),對校外租屋學生每月補助2000至8000元(根據居住地域、租金與家庭收入而定)。然近年房價上漲也帶動租金飆漲,校內宿舍則因新蓋或翻新,以及宿舍設備、資源、服務、管理支出增多下,不得不調漲價格,其中又以世新大學的9萬3500元為最高。

 孩子就讀大學除了要付學費外,還要付高昂的住宿費和生活費,勞動家庭的薪資根本無法支付,很多大學生不但註冊需要就學貸款,在課餘時間還要去打工賺生活費,弄得家長不知孩子上大學去,到底是在打工或是在讀書的。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前,不是帶著人生的第一桶金起步,反倒是背負一大筆債務等著上班後歸還。

 比起美國與歐洲,台灣的大學學費應已算便宜,尤其是台灣的公立大學,不但師資、設備優於私立大學,而且公立大學的學費、住宿費都比私立大學低上許多。然而在台灣,是有錢、高社經家庭的孩子較有機會就讀公立大學,而貧窮、勞動家庭孩子則較多讀私立大學,相較於歐、美這是台灣獨特的現象。因而同樣是念大學,貧窮、勞動家庭孩子的就學負擔反倒更為沉重。

 雖說大學學力已超級貶值,但依華人民族性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心理作用,現今的家長再苦、再累、再無力,也都「必須」讓孩子讀完大學才算了卻家庭責任。

 政府對大學宿舍費的規範比對學費還要難,但不管是公立或私立、不管是都會區或郊區的大學都同樣有住宿的需求。因此政府應每年依學生人數比例,提撥新建宿舍、翻修宿舍、改善設備等經費給所有的公、私立大學,所有學校都只能專款專用於學生宿舍上。學校端即能增加學生宿舍的提供量,讓學生有更多等級(個人套房、雙人套房、四人房、六人房…)的房型可以選擇。

 當然,若能對「非自願」校外租屋者(抽不到學校宿舍)加大租金差額補助的話,相信大學生就能住的更安心、更安全、更合理了。(作者為空大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