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陳祖昌/綜合報導

一城花海半城湖 漳州蛻變三宜

文化觀光新亮點 從廢棄水塘到生態公園迎花海經濟

image
南湖。(漳州市融媒體中心游斐淵提供)
水仙花海。(漳州市融媒體中心游斐淵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漳州與泉州,是80%以上台灣民眾先民的故鄉。泉州於2021年以「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榮列《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半城煙火半城仙」這一句話概括了這22處世界遺產的精華。而與之相鄰的漳州,近年則以「一城花海半城湖」的藍圖,勾勒出一幅宜居、宜業、宜遊的新城市畫卷。

 這張屬於漳州的城市名片,來自於「五湖四海」工程: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灣湖、南湖,與香蕉海、荔枝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五湖以水為脈,四海以綠為媒,交織出富美生態之城的新風貌。

死水變活水 城市湖泊的蛻變

 曾經的西湖,不過是夾雜在城中村的廢棄水塘,髒亂不堪。如今,經過治理與改造,已搖身成為市民休憩的生態公園。而南湖的故事更令人動容。這裡原本只是南山寺的放生池與百姓魚塘,環境簡陋,水質惡劣。治理過程中,政府清理25萬立方公尺淤泥,拆除2萬多平方公尺違建,遷出12家污染企業。

 將「碧水環青山、花海擁古剎、丹霞伴秋色」呈現在百姓面前。陳年垃圾堆積的放生池,如今蛻變成清澈見底的湖心島。水位加深後與周邊魚塘相連,打通蜈蚣湖和南山湖,將水系貫通,讓死水變活水,南湖瞬間靈動了起來。今天的南湖,湖心島清澈見底,岸邊綠意盎然,與古剎交相輝映,成為市民眼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業興、安全」的幸福場景。

 漳州地勢平坦,暴雨天常面臨排洪壓力。「五湖」的治理不僅提升生活品質,更在防洪調節上發揮了巨大效益,兼顧民生與安全。

花開成海 經濟與文化的融合

 相比「五湖」的水脈修復,「四海」則展現了花與產業的魅力。九湖鎮自古盛產荔枝,漳州以「荔枝海」為核心,把果園建成生態公園,山地轉化為旅遊勝地。遊人不僅能賞荔枝花海,還能走進林下經濟:鐵皮石斛、金線蓮、草珊瑚等藥材套種,帶動農業新生機。

 在「香蕉海」,林語堂文化與香蕉園風光相融合,結合道教朝聖氛圍,成為農業觀光、文化旅遊、養生休閒的綜合體,吸引大量遊客,助推地方經濟。

 「水仙花海」與「四季花海」則讓城市一年四季皆有花景,既滿足市民生活的浪漫情懷,也為城市吸引更多旅遊資源。

 當地居民說得動人:「常來看看,這裡有你熟悉的鄉愁,也有煥然一新的風景。」看得見的風景在眼前流轉,看不見的風景,在我們的幸福指數中生長。(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