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

央行理監事會按兵不動 耐人尋味

專家觀點

image
財經熱門

 比起前幾次理監事會,央行這次會議開得特別久,就在大家以為將有重大訊息宣布之際,央行卻選擇不做任何調整,跌破眾人眼鏡,但開得久卻沒動作,央行背後那層內涵更值得耐人尋味。

 相較於房市問題,當前經濟環境裡,關稅後座力效應已逐步顯現,企業與家庭成本壓力同時上升,央行若過早出手,反而會削弱日後應對的彈性。換句話說,日後若內需疲軟需要強心劑,房地產恐怕是重中之重,手上籌碼必須留得夠,才有能力面對未來更難解的局勢。

 其次,央行顯然也在回應房地產市場的期待。近來不少業者呼籲鬆綁,特別是針對自住需求,希望能有更具彈性的空間。然而,央行似乎覺得「自用族群」的放生,其執行責任應該由金管會與銀行端來操作。畢竟,前線單位才最清楚借貸人的真實狀況,央行若一刀切,恐怕會流於僵化。從這個角度看,央行不動,更像是刻意留白,把彈性留給其他主管機關。

 因此,表面上看似按兵不動,但過程已經讓外界嗅出中間權衡。央行在考量的不只是房市冷熱,而是整體經濟的韌性,以及政策工具的使用時機。市場若只期待「一次到位」的寬鬆,恐怕會失望;但若能看見央行保留空間的盤算,則會理解這是一場長線博弈。

 不過,雖然眼下維持現狀,但央行已經透過「先例」暗示,政策調整的靈活性依舊,不過在之前,央行宣布換屋族貸款寬限期被延長至18個月,這個「小小放水」的案例,已經為未來留下可能的操作空間。若未來市場環境惡化,央行完全有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定族群再開口子,大家倒也不用那麼絕望。

 總之,總裁認為這次房市「Lesson」還沒及格,市場還需要更多時間與現實磨合,對房地產市場而言,這種「尚未修正到位」的氛圍,也意味著調整還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