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李念庭/台北報導

就醫分流 假日急症中心11月上路

緩解急診壅塞

image
為緩解急診壅塞狀況,衛福部擬比照日本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專收檢傷分類4~5級的輕症患者,促進民眾分流就醫。(本報資料照片)

 為緩解急診壅塞狀況,衛福部擬比照日本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專收檢傷分類4~5級的輕症患者,促進民眾分流就醫。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目前人力、經費都到位,本周共擬會討論通過後,估計最快11月實施,正積極規畫台北市、桃園市各開設3處。

 石崇良說明,假日急症中心主要是在星期日或連續假日,從早上8點至晚上12點,提供內科、兒科、外科等服務,包括簡單的外傷縫合處理、小朋友發燒,以及X光檢驗、抽血、提供藥物等狀況,讓民眾分散就醫,緩解大醫院急診壅塞。

 健保署原預估假日急症中心最快10月上路。石崇良表示,目前人力和經費都已經到位,排定本周共擬會議討論,通過後依照公告程序,估計最快也要到11月才能實施。目前正積極規畫施行縣市,包括台北市、桃園市。

 石崇良說,台北、桃園衛生局長都是急診出身,清楚假日急症中心是緩解急診壅塞的其中一個方式,因此很樂意配合。初步規畫2縣市都先開設3個點,台北預計在北市聯醫院外門診中心,空間大、設備符合需求;桃園則選定幾家原本未開設急診的地區醫院,結合社區醫護人力提供服務。

 另外,健保署今年8月起推行「門診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OPAT)」,原本需住院注射抗生素的病人,可改成定期前往門診治療。石崇良指出,門診抗生素治療給付,預計11月起納入輕便可攜帶的「幫浦」,注入前線抗生素1天劑量即可返家。

 健保署長陳亮妤說明,OPAT現行作法,醫療團隊大多選擇每天1次的強效抗生素,缺乏即時調整彈性,本周共擬會將討論「攜帶式輸注器」,可進行24小時連續滴注的精準治療,能依病人狀況調整用藥,兼顧感染控制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