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社評/穩定的中日關係是日本國家利益

image
旺報社評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於10月4日投票,這次選舉採「全規格制」,除該黨295位眾、參議員一人一票外,另外由47個都道府縣黨員與黨友投出295張黨代表票,合計590張選票決定。候選人包括小泉進次郎、高市早苗、林芳正、小林鷹之、茂木敏充共5人,皆是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老面孔。

自民黨選總裁 全老面孔

 自民黨總裁選舉採兩輪制,5位候選人堪稱勢均力敵,預計首輪投票將無一過半,第二輪投票將由首輪得票前兩名競爭,選票較第一輪減少,由295位眾、參議員及47張地方黨部票的多數者當選,第二輪投票取決於黨內山頭合縱連橫的結果。

 目前以小泉及高市呼聲較高,但「舊岸田派」二把手林芳正與得到黨內大老麻生太郎支持的茂木亦不容小覷。林芳正與茂木皆為外交老手,政治歷練完整,可視為自民黨的「建制派」,林芳正宣示將延續岸田文雄及石破的政策,若繼任首相,將持續與「安倍路線」畫清界線,可望繼續與中、韓兩國改善關係。

 領先群中的小泉及高市兩人較不可測,小泉年僅44,為自民黨新秀,繼承其父小泉純一郎前首相政治地盤,且辯才無礙,有乃父之風,為自民黨的看板人物,支持者眾。今年5月任農林水產大臣,在應對米價高漲表現不俗,助石破內閣支持率顯著回升,形成「進次郎效應」,人氣居高不下,但政治資歷尚淺,治國能力受到質疑。

 小泉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態度與小泉前首相接近,但他的政治色彩較淡,容易受菅義偉前首相、石破及岸田等黨內大老及官僚的影響,不致與「後安倍」的自民黨主流脫勾。此外,新內閣被輿論定位為「選舉內閣」,很快就要面對眾議院改選的壓力,對尚未走出政治獻金弊案風暴的自民黨而言,形象清新的小泉不失為既穩健又能爭取國民信賴的一張好牌,或許有利於避免選票繼續流失。

 高市早苗以「安倍路線」繼承者自居,右派旗幟鮮明,與石破、岸田及菅義偉等黨內領導階層保持距離。高市一旦當選,可能大幅調整內、外政策,其所持的「歷史修正主義」更將與中、韓在東亞近代史觀上尖銳對立,中日及日韓關係恐不容樂觀,將不利日本周邊局勢的穩定,與川普2.0的日美關係。

高市靠攏中間 賴清德呢

 高市希望繼承安倍的政治遺產,但多位「舊安倍派」國會議員在議員選舉中落選,黨內基本盤明顯縮小。高市認知其右翼色彩不利於爭取溫和派支持,宣布參選記者會上並未對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表態,應是向中間靠攏的政治訊號,但其鷹派色彩一時難以擺脫,將成為勝選的硬傷。

 民調顯示9成日本人對中國沒有好感,但高達7成重視日中關係,此反映國家利益的客觀事實。高市宣示繼承「安倍路線」,不應只談「安倍經濟學」或「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須延續「安倍外交」的靈活手腕,既能與川普交好,又能重啟中日首腦外交,極大化國家利益。若無法兼顧,將很難獲得民眾認同。

 與高市類似,賴清德對安倍情有獨鍾,念念不忘「台灣有事說」,更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稱「台海沒砲火歸功安倍晉三」,忘記當年安倍訪台晉見馬英九總統時剴切指出,感謝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造就東亞區域和平,日本受益良多。

 高市在日本記者俱樂部的自民黨總裁選舉討論會上指出,「日中之間在經濟安全和國防上仍有懸而未決的問題,有必要與中國坦誠對話」,顯見她在突出中國的安全挑戰時,仍強調「對話」的重要,這是日本多數民意的要求,讓她揚棄意識形態,未高舉「抗中」旗幟。

 台灣66%民意認為應與大陸、美國維持等距,高市有意向多數日本民意靠攏,宣示願和中國坦誠對話,賴清德是否該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