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電力供需報告 被批太樂觀
經濟部預測未來10年平均用電量 小增1.7% 未列入核電規畫 專家直指前5年都有缺電危機

核電全面停機,經濟部26日公布最新版電力供需報告,揭露2025至2034等未來10年的電力預測,報告雖樂觀看平均用電量不升反降僅小增1.7%。但到2029年的前5年間,備用容量卻仍不足法定15%,換算每日備轉容量率僅6%到7%。專家直指,看這個月供電警戒狀態,就知道這5年都有「缺電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未來10年電力供應仍未列入核電規畫。
每年電力供需報告,是檢驗政府長期電源規畫夠不夠的標準之一。經濟部能源署代署長李君禮說,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有6.75%,但是用電卻是負成長1.1%,是一個特殊現象。主要是半導體產業用電雖增加,但高耗能傳統產業鋼鐵、水泥、造紙、石化卻減少。
報告因此預估未來10年,把AI資料中心與半導體擴增算進去,平均用電成長僅1.7%,明顯低於過去預測的2.5%。李君禮解釋,除產業結構改變外,就是政府推動4年深度節能抑低用電。
大家關切的機組夠不夠用?電力報告說,台電台中、通霄、大林等電廠,加上民間國光電力、麥寮汽電等新建燃氣機組,預估10年間淨增加(減掉除役)有12.2GW(百萬瓩),可因應長期用電需求。
報告預估,2025年夜尖峰備用容量率是14.2%,之後兩年掉到13%、12%,再來2028與2029年,落到11.3%與11.6%,都不足法定的15%,如果更精準扣掉大修、故障機組的每日備轉容量率,台電預估更僅落到6%至7%。不過從2030年起到2034年,備用容量預測卻突然大跳升,跑到19.6%至28.9%之多。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批評,這份報告太樂觀。因為原預估今年夜尖峰14.2%,結果這個月興達、林口機組出事,就爆發供電不足危機。因此可以說到2029年前5年,年年都有「缺電危機」。至於後5年,輝達資料中心等建好,用電量都會高於官方預估。
綠能建置上,報告仍堅持2026年11月占比要達20%、2030年30%,問題是今年綠能能否達到17GW都是問題。葉宗洸指,光電颱風弊案進度落後,離岸風電3-1、3-2期不順,這兩時程想達到都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