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丁上程/台北報導

公館圓環拆除 車流回復拆前水準

中秋連假最後上班日 蔣萬安:要求做好疏導

image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後上下班尖峰時段周邊出現車輛回堵,台北市長蔣萬安(右)2日主持交通會報表示,羅斯福路、基隆路口改正交路型,經優化標線、號誌後,車流已與圓環拆除前無異。(丁上程攝)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後,羅斯福路、基隆路口改成正交路型,上下班尖峰時段車輛回堵,引起不少民眾抱怨,市長蔣萬安2日表示,經北市交通局調整路型、標線及號誌秒數後,車流狀況已回復拆除圓環前水準,統計事故件數也遠低於拆除前,他強調3日是中秋連假前最後1天上班日,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疏導與宣導。

 蔣萬安昨主持交通安全會報,會議臨時增加羅斯福路、基隆路口交通改善說明。北市警察局交通大隊指出,公館圓環拆除前,羅斯福路、基隆路交岔口平均4天會發生3件車禍,但改為正交路型通車至昨天第4天,僅9月30日發生1起車禍,但因為樣本數還不夠多,仍會持續觀察現場狀況,並將資訊提供交通局參考,讓路口狀況趨於穩定。

 北市交工處表示,實施正交路型後持續觀察狀況,隨時調整改善,目前已實施行人號誌尖峰、離峰秒數調整,適度改為可1次通過或是2階段通過馬路,為讓右轉車流更順暢,也已調整東南角及西北角路型設計,至於羅斯福路南往北路段的右轉專用道,也因用路人不熟悉路線狀況因此改為非專用車道。

 交工處說,福和橋下橋路段設有大客車專用左轉車道,但實際通車後發現用量不高,因此調整為大小客車皆能行駛,路口號誌秒數目前也隨時視現場車流量,採動態、機動性調整,才能更有效紓解人流及車流。

 最後,蔣萬安裁示強調,市府是在做「該做的事情」,根據現場觀察車流狀況已經回到圓環拆除前的水準,但相關單位還是要不斷修正、優化,才能達到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