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電廠土汙 環團盼改革環評

環評總體檢將在今年底前完成,立法院3日舉辦「環評實務問題與制度改革公聽會」,多個環團提出多項爭議,包括環評主席不要求開發單位回應公民提問,環境部限制民眾不得全程旁聽等,呼籲環境部改革,包括修法增訂公民參與條款、提供足夠發言時間等,落實公民參與。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表示,2019年張子敬擔任環保署長後,環評審查方式就大大轉彎,開發單位不必回答民眾提問,以今年通過環評的四接案為例,距離最近民宅僅400公尺、威海營區1400公尺,除牽涉國防安全,也將影響居民生命安全,以及基隆協和電廠場址出現土汙應如何處理等,會議主席都未要求開發單位回覆。
陳椒華強調,開放公民參與環評才能協助環委掌握開發案問題,環境部卻閹割這項機制不開放民眾全程旁聽環評,恐怕就是想趕快讓開發案通過審查。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研究員林政翰建議,環境部應修法保障民眾實質參與權,增訂公民參與條款、提供足夠發言時間、環評前舉辦公聽會釐清爭議,並建立觀察員制度,加強對程序公平監督。
環境部強調,為落實公民參與與審查透明,今年7月1日起試行旁聽與發言新制,開放20名民眾全程旁聽並可登記發言,並要求開發單位就公民提問予以回應。9月1日第2屆環評委員上任時,也向委員說明民眾參與機制及審查迴避規範。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協和電廠傳出土壤汙染後,台電不僅未公開道歉,還打算以「應變措施計畫」要求基隆市府先同意拆除煙囪,及已除役的一、二號機組與部分辦公室,已是四接「先拆後建」的計畫。
基隆市長謝國樑3日表示,認同環團的理念,市府對協和電廠土壤汙染與四接工程不預設立場,並在年底前邀集專家學者依法審查土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