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報導王志偉

保護膝關節 減重護膝穿對鞋

醫師籲改善姿勢 上下樓請扶手 健行拿登山杖

image
台灣多數年長者受關節退化所苦,花蓮慈院骨科陳顥文醫師教民眾保養髖關節和膝關節,讓銀髮族從生活中保養,延長關節使用年限。(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舉辦「骨健康系列講座」,現場超過159位民眾前來聆聽,學習與老年生活息息相關的骨質和關節健康之道。(慈濟醫院提供)

 慈濟醫院骨科部醫師陳顥文主講「『咖頭烏』與『骨輪』保健:站得穩、走得遠、活得樂」,他以退化性關節炎為題,教導民眾如何保養閩南語被稱為「骨輪」的髖關節以及被稱為「咖頭烏」的膝關節健康。延緩老化,享受健康的銀髮人生。

 陳顥文指出,關節退化在台灣老年人口病痛中排名第二,有數量龐大的銀髮族飽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其中承接骨盆和大腿骨的髖關節、以及連結大腿和小腿的膝關節,因承受最多壓力,也最常讓年長者飽受髖部疼痛、膝部紅腫以及上下困難的退化問題所苦。

 「65歲以上長者及停經婦女、體重過重、曾有外傷骨折或韌帶損傷、長期姿勢不良而肌肉柔軟性變差、肌力下降者,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風險族群。」若再加上體重過重增加壓力,以及受傷或姿勢不良,或是女性停經後易骨質疏鬆、骨頭耐受力變差都會影響。

 他建議可先減輕體重、平常上下樓梯使用扶手、爬山健行善用登山杖、護膝等輔具、日常注意姿勢改善,選擇適當的鞋類,並從飲食、運動上著手。

 關節炎的治療,第一步復健及物理治療,進行「強肌力、低衝擊以及多靈活」的運動;當運動或復健效果有限,第二步口服藥物,作為軟骨消炎、肌肉鬆弛和強效止痛之用;第三步則是以關節內注射治療,短期療效類固醇、潤滑受損關節與抗發炎的玻尿酸,以及修補韌帶與軟骨組織的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PRP),最後才會手術進行人工關節置換。

 他提醒葡萄糖胺要選擇含有硫酸鹽的比較有效果,UC2可以維持日常行動力及提升靈活度,有合格認證並且通過重金屬檢驗的產品,而軟骨素可以由人體自行合成,通常都會包含在其他兩種補充營養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