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 張潼/台北報導

珍食共享FOOD獎勵 教育局推剩食減量

image
教育局祭出「珍食共享Food獎勵」,希望逐步減少食材浪費。圖為學生吃營養午餐。(張潼攝)

據統計,台北市國中、小約18萬學生,每天產生的剩食量約10公噸。為此,教育局祭出「珍食共享Food獎勵」,鼓勵學校透過自行檢視備餐量、師生一起宣導剩食減量觀念、與民間團體合作剩食再利用等3方式,希望逐步減少食材浪費。

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統計,公會會員所服務的學校,每天營養午餐廚餘情況從2015年12月每日10公噸,逐步降低至2016年12月的每日8公噸、2017年4月份每日6公噸;但教育局體衛科統計,去年全市國中、小18萬名學生平均每人每天食物剩餘量為59公克,換算下來等於每天還是有10公噸左右。

體衛科股長李素禎表示,為了讓平均每人每天的剩食量能從59公克逐步降低,教育局推出3個方式鼓勵各校參與。其一,希望學校不定期自行檢視午餐備餐量,如有過剩就加以調整;其二,導師與班級幹部可以在班上宣導減少剩食觀念,若成效佳,教育局提供獎勵或獎品。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起已有景興、金華、懷生、成德、新民、南門、芳和與仁愛國中等8所學校與民間機構合作,將剩食提供給社區弱勢居民再利用。李素禎說明,願意加入合作的學校,會收到民間機構提供的1台冰箱,剩餘的食材可以打包冰入冰箱,讓需要的民眾自行取用,如無人取用,再加以處理、丟棄。

教育局表示,目前3個剩食減量的方式,採鼓勵性質邀請學校加入,局內提供敘獎或其他獎勵,之後可以再選出比較有效的模式,讓各校採用,以真正達到剩食減量或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