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連咖啡節 趣味玩吐籽
第一屆水沙連咖啡節在埔里鎮中興大學演習林舉辦,紀念由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於1917年創設,今年正好屆滿100週年,主辦單位安排吐咖啡籽比賽,告訴各界,埔里才是台灣咖啡的原鄉。
埔里演習林歷史建物採用特殊的菱形銅片瓦屋頂,北海道大學博士菅 大志訪查,這屋頂的建築形式,正是北海道大學的傳統,且根據台灣日日新報於昭和6年的報導得知,埔里演習林早在100多年前種植咖啡,證實水沙連區域咖啡種植已有百年的傳承,希望透過2017水沙連咖啡節的活動,邀請大家來喝有歷史味道的咖啡。
日治時期一般閩南家庭的孩子家中沒有什麼零食,由於咖啡豆的種皮有甜味,成了孩子們的零食,吃完果肉,就在實驗林園區裡比賽咖啡籽誰吐得遠,成了老一輩埔里人小時候的共同回憶,主辦單位在10日也準備了咖啡果實與肥皂箱,讓來賓咀嚼咖啡果,並辦起了吐咖啡籽比賽,現場洋溢著咖啡香,來賓戴著紳士帽吐籽,過程趣味、充滿著咖啡味。
菅 大志表示,母校採用銅片菱形瓦是因為北海道經常下雪,銅片瓦比起陶瓦較輕,不容易被雪壓垮,不下雪的埔里,竟然採用雪國的建築風格,這證明了當年來到台灣的農業研究前輩們,對於母校存有嚮往的情懷,而他們引進的咖啡,也從埔里繁衍到各地,讓埔里成為台灣重要的咖啡原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