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7洪榮志/台南報導

呷甜母湯喔!糖尿病患貪吃水果血糖飆高

image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擇穎建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時應注意「酌量、慎選」。(安南醫院提供)

今年全台有不少水果盛產,卻因為產銷失調導致價格崩盤,讓果農苦不堪言。不過,水果盛產的受害者不只有農民,台南市立安南醫院16日說,不少糖尿病患者原本血糖控制得宜,卻因為吃多了便宜的水果,造成血糖飆高,也算是另類受害者。

「阿姨!怎麼這次血糖又高起來了呢?」、「醫師,最近隔壁送我1箱芒果,我每天切5、6顆給家人吃,自己啃芒果心,血糖就高起來了。」類似這樣的情節,這個月在安南醫院糖尿病門診不斷上演。

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擇穎指出,從幾個月前的香蕉、鳳梨、荔枝盛產開始,到最近的芒果、木瓜、火龍果,價錢都非常便宜;尤其南部一些民眾自己種植水果,家裡水果都非常多,「不快吃會壞」,只好多吃或分送給親友,導致許多原本血糖穩定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色素也因此竄高,成為「另類受害者」。

陳擇穎認為,早期水果價格偏高,加上富含纖維、維他命C等營養素,長輩們常認為多吃多健康。不過,水果含大量果糖,還是可能造成肥胖與體重等問題;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酌量、慎選」。

陳擇穎強調,水果無論吃哪幾種,一天能吃的總量,應該遵守「一天兩拳頭」或「一天兩小碗」的原則;至於在種類的挑選上,由於近年來品種改良,許多水果的甜度都大幅上升,更必須慎選。

陳擇穎建議,糖尿病患者盡量食用「低升糖指數」的水果,像蘋果、芭樂、奇異果等;目前豐收的火龍果則因富含果膠與膳食纖維,可幫助穩定血糖,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含糖略高仍不宜多吃。

至於最近盛產的芒果、鳳梨、荔枝、西瓜,均屬高升糖指數的水果,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加上好吃又不須特別咀嚼,很容易過量,如果血糖控制不穩定,最好盡可能少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