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穀國小 蘊含歷史文化

位在新北市三重區五谷王北街的興穀國小,成立於50年前,因學校正對當地的信仰中心、主祀神農大帝的五穀王廟,即先嗇宮,取其「五穀興旺」之意,故命名為「興穀」國小。
早年台灣仍以農業為主,民眾對守護農民的神農大帝(炎帝神農氏)甚是虔誠,台灣各處可見祭祀神農大帝的廟宇。三重先嗇宮原在新莊頭前地區,於清高宗乾隆20年所建,因不堪淡水河水患,遂移至三崁店(近新莊、三重交界),後又遷建至三重區二重埔五谷王北街,成為當地信仰中心。
50多年前,當地居民爭取在該處設校,因正對五穀王廟,加上民之所向,期盼年年五穀豐收,遂將學校命名為「興穀」。
興穀國小的校名蘊含著農業時代的歷史意義,學校為傳承文化,2006年成立鄉土文化館,收藏早期台灣農業社會所使用的農具、漁具、傢俱、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玩具、書籍、童玩、錢幣、木雕、交趾陶等文物,包羅萬象,達數千件之多。
鄉土文化館不僅提供校內老師教學,也接受外賓參觀,對史料文物的保存不可多得。
興穀國小表示,先嗇宮是地方居民重要的精神資產,建築極具文化特色,每年的神農大帝誕辰慶典,更是地方居民重要的文化活動,興穀國小因為這個因素,師生將共同努力,發展成為一個有鄉土文化研究特色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