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首談85度C 強暴下做的事不具法律效力

對於85度C事件,蔡英文總統表示,台灣企業受到打壓,要給他們鼓勵,也希望一時壓力下所做事情不會永遠存在;法律上有個觀念,當你說的一件事,或做的一件事,「是在壓力底下或強暴脅迫底下所做的事情,是不具法律效力的。」
「同慶之旅」即將尾聲,蔡總統當地時間18日上午將飛往美國休士頓過境。此前,蔡總統與隨團媒體茶敘。
蔡總統致詞時主動提及85度C事件發生,她指出,台灣企業被迫做政治表態,且弄得兩面不討好,「這樣的發展不健康」,老實講,「對兩岸關係也沒什麼幫助」。
蔡總統強調,85度C事件要面對的態度不是相互指責,而是更團結,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堅持,這才是應該面對的態度。
蔡總統說,追根究底,問題還是在中國大陸;中國在這階段很希望成為一個受人尊敬或尊重的大國,也希望中國可以變成一位區域發展正面力量,若中國想如此,就必須創造在區域間,包括在兩岸上,以更多的良性互動,來累積更多的互信。
蔡總統強調,中國各式打壓,甚至有些小動作,都不是一個在區域間負責任的國家應該要做的事情。或許這些打壓,是官僚系統的制式反應,或者把他當作解決內部問題的手段,但是她期待(對岸)從領導人的高度來看此問題,也非常期待中國最後走向令人尊重的大國,或區域的正面力量。
面對台灣企業被迫表態,蔡總統表示,重點在於認知問題,台灣企業受到打壓,要給他們鼓勵,也希望一時壓力下所做事情不會永遠存在;法律上有個觀念,當你說的一件事,或做的一件事,「是在壓力底下或強暴脅迫底下所做的事情,是不具法律效力的。」
另外,大陸9月開放申請「港澳台居民居住證」,蔡總統直言,中國試圖把很多事情都做「政治解讀」或「政治操作」,但她希望中國認知,居住證就是一張卡片,是一個生活便利性的東西,跟認同是兩回事。
至於巴拉圭總統阿布鐸日前在推特上提及我國時以西語「中國台灣」稱呼,之後再修改為「中華民國台灣」,蔡總統表示,若台灣本身不挑起來此當作問題,友邦也不會覺得他們長久以來的用法有何不適當之處。西語稱呼原意還是來自「中華民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