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3林志成/台北報導

備審資料怎麼寫 清大校長傳祕訣

image
考生要參加各校系個人申請入學,除了學測成績,還要準備自傳及讀書計畫。(清大提供)

學測成績放榜,接下來就是準備備審資料(自傳及讀書計畫)參加各校系個人申請招生。清大校長賀陳弘建議考生,用自己的話寫出專長及興趣、對人生意義的追求、以及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規畫等3大重點,讓審查委員更有效率地了解學習動機及表現。

清大教務處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焦傳金表示,部分考生自傳流於「流水帳」或「罐頭式」,只寫家境小康、家庭和樂及條列在校成績與獲獎事蹟,「不是不能寫,但如果只有這些內容,不易讓招生單位了解你為何適合就讀本校系。」因此清大希望用引導的方式幫助考生思考並呈現自己真實一面,展現獨特性。

賀陳弘最近寫給考生一封信,引導考生思考並回答3個問題來完成自傳,包括:一、對您而言,什麼是有意義的?為什麼?(200至300字為限)二、您最專長的能力是甚麼?您是如何培養及發展這項能力?(200至300字為限)三、請分享一個您曾正面影響他人、解決衝突或對團體有貢獻的活動或經驗。(200至300字為限)

讀書計畫撰寫方面,賀陳弘建議考生思考並回答「若您進入清華就讀,想更深入瞭解大學裡的專業知識或跨領域學習時,您將如何尋找清華校內外資源完成目標?」這部分800至1000字為限。不需要長篇大論,也不需要華麗文藻或包裝排版,將自己的想法說明清楚即可。

賀陳弘說,「引導式自傳和讀書計畫」目的就在幫助招生單位找到學習動機強烈、願意主動尋求多方面學習的學生,學校提供自由寬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如魚得水」。

招策中心主任焦傳金表示,許多學生寫自傳時都會附上各種獎狀,但大學招生單位更願意看到學生把參加各項競賽的動機及努力過程呈現出來,不要只列結果;字數限制是考驗學生表達能力,看是否能提煉想法並以精簡文字表達。

賀陳弘給考生的一封信及撰寫引導式自傳、讀書計畫的指引,已公告在清華大學招生網站https://goo.gl/FY3a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