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陳志祥/台北報導

自體免疫治療月底可望通過非癌症類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去年9月「特管法」開放至今有26家醫療機構共計57件申請案正在審查,其中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最大宗。目前只有三總、中醫設醫各有1案自體免疫細胞療法通過審核,用於治療癌症,預計7月底前將再通過2件,可望有非癌症類細胞治療獲得許可。

去年9月衛福部優先鄰近國家開放「細胞治療特管辦法」,不僅是台灣醫療史重大里程碑,更加速細胞治療產業鏈的形成,與鄰國有了市場區隔,去年境外居民來台治療突破36萬人次、相關產值165億元,預估2023年可達400億元!

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說,「特管法」通過快又有擔當,讓台灣臨床醫師敢做,不只台灣人、全球華人都會受益,台灣可以打國際盃了,台灣醫療是很好的軟實力,加上特管法鼓勵與業界投資、研究,台灣人民有福氣了!

新光醫院去年增加20%外籍病患,預估今年還會成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與南向國家交流增加後,醫療當然成了交流項目,如同2009年開放兩岸三通,很多大陸居民會來台灣醫療、健檢、美容,而這幾年南向國家居民來台大部分是疾病治療。

洪子仁說,特管法開放細胞治療運用在退化性關節炎,還可用在中風與癌症治療,這些都是非常大的商機,新光醫院最近有位緬甸華僑搭乘專機來台配合「特管法」治療腫瘤,這種治療方式對於境外居民很有吸引力。

緬甸華僑有腫瘤醫療需求而來台灣、沒有選擇新加坡,這是台灣的軟實力,同時看診1個外國人的收費等於3個本國居民,對醫院收入很有的助益。10年來,台灣的國際醫療相關產值從7、80億元增至去年165億元。

現在台灣的國際醫療是大陸占40%左右、1國扺10國,洪子仁指出,不管西向與南向只要願意到台灣醫療就是好事,特管法通過會使台灣醫療成為新亮點,讓更多海外居民來台進行細胞治療,突破每年50萬、100萬人次不是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