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葉德正/新北報導

湳仔溝淨化 水岸風華再現

水利局投入14億元整治有成

image
市議員李婉鈺(中)長期監督湳仔溝整治工程,並積極向市府爭取經費,第一期整治工程今年6月動工,目前惡臭問題已有明顯改善,昨天多位板橋區的里長專程來向李婉鈺道謝。(王揚傑攝)
市議員李婉鈺長期監督湳仔溝整治工程,並積極向市府爭取經費,第一期整治工程今年6月動工,目前惡臭問題已有明顯改善,昨天多位板橋區的里長專程來向李婉鈺道謝。(王揚傑攝)

曾有新北市「黑龍江」之稱的板橋湳仔溝,因上游及兩岸工廠林立,導致臭氣沖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在新北市水利局投入14億元整治後,臭水溝搖身一變成了板橋生命之河,河岸景觀津渡橋、籃球場及自行車道,已是在地民眾遊憩好去處。

 渠道改善 惡臭味減少

 板橋湳子溝、新莊中港大排、三重溪美大排及蘆洲鴨母港溝,素有新北市四大「黑龍江」之稱,因水質不佳臭名遠播,近年來在市府積極整治下,已陸續除去臭名。

 其中,板橋湳仔溝,因花費鉅款整治仍臭氣沖天,遭到居民質疑,不過目前正在進行的渠道改善工程,居民明顯感受到令人難耐的惡臭味減少,湳仔溝不再是地方居民夢魘。

 水利局雨水下水道工程科長王忠賢指出,整治湳仔溝無法一蹴可幾,除周遭硬體設施改善,還要從水汙染削減,與渠底改善,才能徹底解決湳仔溝惡臭問題。

 王忠賢說,第一階段水利局除興建三座跨河橋梁、自行車道,更針對護岸景觀綠美化,並施做汙水截流及礫間處理設施;第二階段強調水汙染削減,湳仔溝汙染源除生活汙水還有工廠廢水,市府不僅將湳仔溝納入熱區汙染打擊計畫,並以加強汙染防治、稽查等。

 意象改造 成市民公園

 第三階段渠底改善,以加速湳仔溝流速,避免汙水停滯,現正辦理礫間場至番園橋近400公尺改善工程預計10月底完工,後續將視成效及經費持續辦理改善。

 水利局表示,經過整治後的湳仔溝,整體營造以打造「白虹亙溪、百福納吉、遠眺觀音、俯瞰津渡」為意象改造成市民大公園,與橋下津渡碼頭遙相呼應,要喚起百年前湳仔港帆船林立印象,加上附近湳雅夜市、林家花園觀光人潮動線,點亮湳仔溝,再造板橋水岸新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