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怕貓到愛貓 一口氣養6隻
家裡宛如聯合國

有些人天生怕貓狗,愛上貓狗似乎不可能;不過,就像《傲慢與偏見》的伊莉莎白與達西先生,當有機會和時間相處,誤解就可能化解,恐懼也會變成喜愛,劉素蘭和她家的6隻貓就是如此。
喵喵窩心 溫馨滿點
劉素蘭原本很怕貓,但兒子想養貓,母子折衷餵養後院的2隻浪浪;貓夫妻又生了5隻小貓,劉素蘭看到小貓無助的模樣,恐懼感融化消失,自己留2隻、2隻送給朋友、剩下1隻在後院繼續長大。
家裡的第3隻貓是1隻罹患腎結石而被放棄的美國短毛貓與金吉拉混種,從寵物店帶回;第4隻是胞兄照顧不了的英國短毛貓;第5隻是浪浪、第6隻是從獸醫院領養的加菲貓。
貓有排他性,當有新貓住進家裡,劉素蘭會先進行隔離,熟悉後才放在一起,每天留一段時間團聚,變成一家人。
劉素蘭每天幫貓梳毛2次,一定和牠們說話,從恐貓變成寵貓,她覺得其實貓很療癒、很窩心,聽得懂人在說什麼,例如兒子禁止貓出門,牠們踏到門口就回頭;她告訴貓兒們不可以抓沙發,家裡的沙發迄今仍是完好的。
床位都讓給牠們睡
劉素蘭說,貓不太需要照顧,只要幫牠們梳毛,每一隻都能很漂亮;環境乾淨對人與貓都好,她每天吸地與擦地,現在二樓住3隻、三樓住3隻,家裡就像貓的聯合國,老公也愛屋及烏,床位讓給貓,兒子也開玩笑說:「地位不如貓了!」
當劉素蘭的貓非常幸運,17公斤一包的飼料要價4000元她覺得不算頂好、全天開冷氣維持恆溫、每一隻貓過生日都買蛋糕慶祝。6隻貓也很懂得感恩回饋,白天盡情歡樂,不隨地大小便,晚上8點固定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