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博物館收費 人氣反上揚
僅陶博館參觀人次下滑
![新北市6間公立博物館2016年起實施收費制,鶯歌陶瓷博物館參觀人數年年下滑。(新北市文化局提供/許哲瑗新北傳真) image](https://pad.chinatimes.com/action/l/20200206/b19aa13/img/27483_070321014.205.0205YY2H.jpg)
新北市6間公立博物館2016年起實施收費制,但3年來總入館人次不減反增,尤其淡水古蹟博物館去年更創下252萬人次的最高紀錄,反倒鶯歌陶瓷博物館幾乎年年下滑,去年僅72萬人次入館,歷屆最低;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三鶯地區受捷運、三鶯大橋等施工影響,近年觀光人潮減退,是最大主因。
三鶯地區工程不斷
新北市公立博物館自2009年起開放免門票,雖帶來人潮,但不少人只是借廁所、借充電,影響參觀品質,文化局2016年6月恢復收費機制後,6館的總參觀人次反一路攀升,2017年共556萬人次,隔年571萬,去年更增漲為627萬人次。
其中,僅鶯歌陶博館的參觀人次下降,2017年還有80萬人次,去年卻大幅減少近8萬,是6館中唯一下降者。
于玟解釋,陶博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三鶯地區近年捷運施工如火如荼,三鶯大橋也在整修中,整個區域正處施工狀態,隨著三峽老街、鶯歌陶瓷老街人潮銳減,造訪陶博館人次也跟著減少。
于玟認為,1990年興建的陶博館迄今20年歷史,冷氣空調反覆維修,最受歡迎的夏日戲水池,去年因磁磚破損關閉整修,也是民眾意願降低的主因之一,未來陶博館全面整修完畢,搭配新北市立美術館、捷運三鶯線的落成,勢必帶動當地觀光發展。
淡博茶博作出特色
至於其他公立博物館收費後人潮不減反增,于玟認為,淡博收費初期,也曾面臨遊客銳減窘境,但近年在市府整合下,串連淡水老街、漁人碼頭、紅毛城等周邊景點,成為淡水必訪博物館之一;另坪林茶業博物館雖位置偏僻,近年打造行動奉茶車,駐點桃園機場以及各大展覽活動,搭配票價優惠,吸引不少外國遊客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