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文:李宜杰

提攜後輩 鼓勵不批評

隨著工業技術進步,傳統剪黏工藝耗工費時,敵不過可大量製作,又容易保存的淋搪產業,逐漸成為夕陽工業,但陳三火樂觀笑說,未來能夠「玩」的點子還很多,將徒弟領進門後,再由他們自由發揮、應用剪黏技藝,未來走出自己的路。

 早在16年前,陳三火就在當時的麻豆鎮公所文化館開班傳藝,後來移回自家空地教學,他總是掛著溫煦的笑容耐心指導,數十年如一日,對學生只有鼓勵,從不批評。

 跟著陳三火學藝10餘年的「元老級」學員凃瓊菊分享,學習剪黏不困難,難的是陳三火有獨到研究的「摃」法。陳三火說,「摃」法需積年累月學習,自己也無法一「摃」即成,所以不會強迫學生學習「摃」法,仍以「剪」入門,再慢慢傾囊相授。

 不過,陳三火認為,剪黏無須故步自封,人人都可以打造專屬剪黏特色,用老藝術玩新手法,才能永續經營。

 學藝7年的七年級生林秉賢,靠著工業設計系背景加上美術天分,結合傳統技法、現代手藝,替剪黏闢新路,打造有別以往的創新藝品,是陳三火的得意門徒。陳三火說,他只是把技藝傳下去,由年輕人自己找到未來的路。

 陳三火日前赴台南玉井北極殿尋找年輕時的作品,未料映入眼簾的是鋼筋水泥與浮雕石獅,屋簷、牆上的白馬、十八羅漢等剪黏藝品早已拆下收進倉庫,他當下未多說什麼,卻也感慨,除了傳承技藝外,保留既存的藝術也同等重要。